深秋至次年早春时节,晴朗的夜晚常常出现霜冻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 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
C.大气对地面的反射作用强 | D.大气对地面的吸收作用强 |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导致
【小题2】通常,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主要是
【小题3】华北平原的农民用“熏烟法”防霜冻,主要是为了

【小题1】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导致
A.①减少 | B.②增加 | C.③增加 | D.④减少 |
A.①增加 | B.②增加 | C.③减少 | D.④减少 |
A.增强地面辐射 | B.阻挡太阳辐射 | C.削弱大气辐射 | D.增强大气逆辐射 |
三七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主产区位于我国云南文山州。左图为小明同学暑假去云南文山拍摄的三七种植照片,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左图中尼龙网的用途是
A.削弱a | B.削弱b |
C.增强c | D.增强d |
A.耐高温 | B.喜强光 |
C.喜温湿 | D.耐干旱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图1)和法国示意图(图2)。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2000hm2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地点 | 海拔/m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1月降水量/mm | 7月降水量/mm | 年降水量/mm | 年日照时数/h |
R | 201 | 2.6 | 20.7 | 54.1 | 60.6 | 824.5 | 1975.3 |
Q | 1111 | -8.4 | 23.3 | 1.2 | 42.2 | 193.7 | 2975.7 |
(1)分析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
(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脐橙主要种植在江西省南部丘陵地区的山谷中,赣州是江西第二大城市,是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它也是我国最大的脐橙产区,冬春季节微风晴夜经常使脐橙遭受冻害。下图为 “江西省局部区域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为防止脐橙受冻,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燃烧柴火熏烟 | B.覆盖地膜 |
C.安置低温报警器 | D.设挡风屏障 |
A.山谷南坡 | B.南坡谷底 |
C.山谷北坡 | D.北坡山顶 |
读下图“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大气中
【小题2】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提出抽取海水向空中喷洒海盐颗粒、增加云量以降低大气温度的方法。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是

【小题1】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 | B.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 |
C.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减弱 | D.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减少 |
下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中的( )
A.①强②弱 | B.①强③弱 | C.③强④强 | D.②强④弱 |
A.赤道低压带 | B.副热带高压带 | C.西风带 | D.东南信风带 |
A.![]() | B.![]() | C.![]() | D.![]() |
A.散热、防风沙 | B.驱寒保暖 |
C.接受“日光浴” | D.穿着和运动 |
谚语“瑞雪兆丰年”是指适时、适量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对春耕播种以及冬小麦返青都很有利。降雪是固态降水,常出现在气温低于0℃的地区,雪中含有丰富的氮化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瑞雪兆丰年”谚语最有可能创作于( )
【小题2】“瑞雪”对农业生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①降低土温②增加肥力③缓解旱情④杀灭害虫⑤改良品种
【小题3】“瑞雪”覆盖对土壤温度产生影响的主要原理是,“瑞雪”(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瑞雪兆丰年”谚语最有可能创作于( )
A.东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长江三角洲 | D.珠江三角洲 |
①降低土温②增加肥力③缓解旱情④杀灭害虫⑤改良品种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A.阻挡了地面辐射 | B.削弱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D.增强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