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小题2】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提出抽取海水向空中喷洒海盐颗粒、增加云量以降低大气温度的方法。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
B.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
C.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04 11:43: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1月均温(℃)与河流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最大的相对高度不超过多少米?并说出依据。
(2)描述该地区地形特征。
(3)“十三五”计划欲从图示地区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说m修建时可能遇到的自然困难和建成后的经济、社会意义有哪些。
同类题2
以下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B.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C.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D.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地及附近地区大气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影响图中大气运动强弱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温度差异
B.植被状况
C.地形地势
D.洋流
同类题4
南方夏季,农民常会给温室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以调节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其作用为
A.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B.增强大气反射,提高土地温度
C.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的温度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发
同类题5
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B.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C.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D.白天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少,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