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为北京市2016年1l月4日9时至10时气温分布图。该日发布雾霾重污染蓝色预警。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上左图气温分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B.自城区向四周逐渐降低
C.大部分平原地区较山区气温低D.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小题2】运用上右图原理,解释上左图气温分布的原因是
A.平原地区雾霾重,①较弱B.山区雾霾轻,②较强
C.平原雾霾重时,③较强D.山区雾霾轻时,④较强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每年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纪念日,它将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臭氧层主要集中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尘埃D.热层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大气垂直分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是
A.对流层和平流层B.对流层和中间层C.平流层和热层D.中间层和热层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毛竹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海拔400~800米的丘陵和山麓地区,其笋味美,鲜食或加工制成笋干、腌笃鲜等,深受人们喜爱。江浙一带毛竹竹笋主要收获季节在春节。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16年,江浙一带居民为在春节前就能吃上冬笋,在种植毛竹的地表覆盖了厚厚的稻草、竹叶等,其主要作用是
A.增强了大气辐射B.增强了地面辐射总量
C.阻挡了大气逆辐射D.延缓地面辐射的散失
【小题2】下列叙述与江浙一带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A.评剧、越剧为传统地方戏曲B.农业以种植稻、茶、苹果等为特色
C.自然景观为平原、丘陵和水乡泽国D.泥草房和园林建筑是传统民居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冰花也称“霜柱”,它从泥土慢慢长出来,顶部总会带点泥土。地冰花向上伸长,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十分喜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产生地冰花的土壤
A.土质疏松,孔隙一定要大B.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
C.温度高,水汽含量少D.温度较低,水汽含量少
【小题2】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
A.持续低温降水B.多云而微风的夜晚
C.地表温度高于0℃D.晴朗而无风的夜晚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绿洲与周围沙漠在晴天气温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绿洲所在地区的日期最可能是
A.9月22日至23日B.7月2日至3日C.2月21日至22日D.11月3日至4日
【小题2】根据图中虚线、实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
A.虚线表示绿洲,气温日较差较小B.虚线表示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实线表示绿洲,白天地面升温慢D.实线表示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河谷1月份晴天平均气温时空分布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谷从谷底到坡顶的最大相对高差约为
A.500米B.330米C.260米D.190米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逆温现象持续时间约为8个小时B.8时逆温层的厚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
C.该地逆温形成仅与夜晚晴朗有关D.气温日较差大小与逆温强度呈正相关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④—②
C.②—③—④D.③—④—②
【小题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其影响因素是箭头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人造烟雾可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冻害,是因为人造烟雾可以
A.增强①辐射B.增强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D.增强④辐射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人造天体在升空的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A.减—增B.增—减
C.减—增—减—增D.增—减—增—减
【小题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反射作用最强,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
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位游客的旅行日记中写道:“飞机平稳的飞行在万米的高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湛蓝的天空,而在飞机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旅客乘坐的飞机正在的大气层,之所以适宜飞行是因为该层大气
A.有若干电离层方便通讯B.空气密度极低近于真空
C.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高D.气温上冷下热气流平稳
【小题2】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大气运动特点是
A.对流运动显著B.水平运动显著
C.上升运动显著D.下沉运动显著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