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下列现象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午的阳光比日出时的阳光强烈——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距离和太阳高度不同 |
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反射作用 |
C.晚秋晴天的晚上常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强的原因 |
D.西北地区的光照资源丰富,但热量不丰富——主要是海拔较高 |
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 )
A.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更多 |
B.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更多大气逆辐射更强 |
C.大气削弱的地面辐射更少 |
D.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更少 |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或每一小点1分,共16分)

(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
A ;B ;C ; D 。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 。
(2)根据北半球气压带之间各风带的风向,在图上写出北半球各风带的名称。
(3)极锋是哪两个风带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4)用箭头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方向。
(5)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
A ;B ;C ; D 。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 。
(2)根据北半球气压带之间各风带的风向,在图上写出北半球各风带的名称。
(3)极锋是哪两个风带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4)用箭头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方向。
(5)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热的地方成低压、冷的地方成高压 |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
D.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45°纬线穿越右图所示地区,a为经线,某大陆L地的观测者,于3月21日10时(L地地方时)看到太阳从山顶M升起。据此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M位于L的()
【小题2】若观测者从L地沿图上虚线步行至M,那么观测者步行的距离约为()

【小题1】M位于L的()
A.正东 | B.东北 |
C.西南 | D.东南 |
A.1260米 | B.1720米 |
C.1830米 | D.24lO米 |
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 10km, 造成空气普遍浑浊。近年来霾天气在我国越来越频繁出现。
【小题1】下列所示的曲线图中,近地面气温变化有利于霾天气形成的是()

【小题2】下列我国应对霾天气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小题1】下列所示的曲线图中,近地面气温变化有利于霾天气形成的是()

【小题2】下列我国应对霾天气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A.形成以核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
B.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
C.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 |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
阅读材料,完成回答。
材料一 在黑海、亚速海和里海之间有一条宽阔的陆上走廊,被称为高加索地区。高加索走廊总面积为44万平方公里,山峦层叠绵延1200多公里的大高加索山脉横贯其中,从黑海北部的塔曼半岛向东南延伸到里海的阿普歇伦半岛,将高加索一分而二。山脉以南被称为外高加索地区或南高加索地区,山脉以北被称为北高加索地区。矗立在大高加索丛山之中的最高峰是俄尔不鲁士峰,海拔5642米,为欧洲第一高峰,山上气候寒冷,终年积雪。大高加索山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1200米以下为阔叶林;1200~2200米为针叶林;2200~3000米为亚高山和高山草甸;2600~3500米为高山苔原;3000~35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
材料二 高加索地区局部图

(1)简析高加索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6分)
(2)据材料和图分析外高加索地区和北高加索地区气候类型及各自的气候成因。(14分)
材料一 在黑海、亚速海和里海之间有一条宽阔的陆上走廊,被称为高加索地区。高加索走廊总面积为44万平方公里,山峦层叠绵延1200多公里的大高加索山脉横贯其中,从黑海北部的塔曼半岛向东南延伸到里海的阿普歇伦半岛,将高加索一分而二。山脉以南被称为外高加索地区或南高加索地区,山脉以北被称为北高加索地区。矗立在大高加索丛山之中的最高峰是俄尔不鲁士峰,海拔5642米,为欧洲第一高峰,山上气候寒冷,终年积雪。大高加索山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1200米以下为阔叶林;1200~2200米为针叶林;2200~3000米为亚高山和高山草甸;2600~3500米为高山苔原;3000~35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
材料二 高加索地区局部图

(1)简析高加索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6分)
(2)据材料和图分析外高加索地区和北高加索地区气候类型及各自的气候成因。(14分)
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若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低压槽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若线为北半球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该脊线夏天出现在我国江淮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小题3】若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若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低压槽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压槽附近形成冷锋 |
B.低压槽附近形成暖锋 |
C.①处为晴朗天气 |
D.③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 |
A.暴雨和冰雹天气 |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
C.炎热干燥天气 | D.连绵的阴雨天气 |
A.①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 B.②处可能为晴朗天气 |
C.③处可能形成西北风 | D.④处可能形成东北风 |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分析,A层是______,B层是________,C层是________
(3)A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B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
(4)对流运动强烈的是图中的_____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_____层,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影响的是____层,发射人造卫星在_____层。(填字母)。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分析,A层是______,B层是________,C层是________
(3)A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B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
(4)对流运动强烈的是图中的_____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_____层,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影响的是____层,发射人造卫星在_____层。(填字母)。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与“高处不胜寒”直接相关是()
【小题2】深秋时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中与“高处不胜寒”直接相关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A.①减弱 | B.②减弱 |
C.③增强 | D.④减弱 |
2013年夏季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受高温灾害影响。下图为“2013年7月某日14时副热带高压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高温晴热天气的是()
【小题2】图中数码所在地区最可能有台风活动的是()

【小题1】此时,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高温晴热天气的是()
A.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 B.日本北部、朝鲜半岛 |
C.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 | D.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