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霜冻往往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小题2】“地势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ºC”,说明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自()
【小题3】下列四幅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小题1】霜冻往往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
B.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
C.A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
D.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
A.A太阳辐射 | B.B地面辐射 |
C.C大气辐射 | D.D大气逆辐射 |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个等压面,数值较大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___季(节),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1)A、B两个等压面,数值较大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___季(节),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B>A>C | B.C>B>A>D |
C.D>A>B>C | D.B>D>C>A |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谷地夜雨率达80%以上,原因是( )
A.白天气温高,容纳水汽的能力强;夜晚气温降低,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而带来夜雨 |
B.夜晚山谷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空气上升成云致雨 |
C.夜晚,近地面空气冷却快,冷空气沿谷坡沉入谷底,谷地气流上升过程中成云致雨 |
D.夜晚,来白印度洋沿雅鲁藏布江谷地推进的风力强 |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
下图为低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小题2】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且甲乙处于同一纬度,则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小题1】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乙→丙→丁→甲 | B.乙→甲→丙→丁→乙 |
C.丁→丙→甲→乙→丁 | D.乙→甲,丙→丁 |
A.甲<丁 | B.丙>甲 |
C.甲<乙 | D.乙<丁 |
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2分)
(2)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 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3分)
(3)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①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4)人类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简述该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分)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2分)
(2)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 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3分)
(3)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①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4)人类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简述该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分)
下图为2012年4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图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城市。(2分)
(2)AB天气系统48小时后进入山东境内,说明未来48小时石家庄市的天气变化过程。(3分)
(3)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2分)
(4)说出D天气系统强烈发展时的天气状况,并把该天气系统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画在下图中。(3分)


(1)说出图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城市。(2分)
(2)AB天气系统48小时后进入山东境内,说明未来48小时石家庄市的天气变化过程。(3分)
(3)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2分)
(4)说出D天气系统强烈发展时的天气状况,并把该天气系统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画在下图中。(3分)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列题。

【小题1】此时,①、②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小题2】与①地相比,②地()

【小题1】此时,①、②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A.西北风、西南风 |
B.东北风、西南风 |
C.东南风、西南风 |
D.东北风、东南风 |
A.气温年较差较小 |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
C.昼长年变化较小 |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
(1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高达40°C以上,湖南省平均气温为1951年来最高,降水量为1951年来最少;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松花江流域出现了1998年来最大的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材料二:2013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1)图中甲、乙两地夏季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有何差异?(4分)
(2)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造成今年夏季北方大水南方酷热的自然原因之一。试从积雪冰川的多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联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4分)。
(3)持续的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气象专家建议,高温期间,乙地区的水稻田应采用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请简要分析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的作用。(6分)
材料一:2013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高达40°C以上,湖南省平均气温为1951年来最高,降水量为1951年来最少;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松花江流域出现了1998年来最大的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材料二:2013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1)图中甲、乙两地夏季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有何差异?(4分)
(2)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造成今年夏季北方大水南方酷热的自然原因之一。试从积雪冰川的多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联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4分)。
(3)持续的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气象专家建议,高温期间,乙地区的水稻田应采用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请简要分析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的作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