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6日深夜,位于新西兰北岛中部的汤加里罗火山开始喷发。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 板块和 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新西兰位于板块的 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 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   。
(3)火山灰向  (方向)蔓延,导致附近国道临时关闭,20多个国内航班被取消。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  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 ;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 。

(5)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可能是( )
A.天津B.广州C.长沙D.长春
【小题2】总辐射量最大时,该市气温为( )
A.23.5℃B.27.5℃C.20℃D.25℃
【小题3】夏季,影响该城市总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B.昼夜长短
C.空气质量D.云量大小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南极地区极昼范围达一年中最大面积时,下列同期图示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2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
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小题2】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人为热排放B.城市建筑密度C.工业活动D.纬度差异
【小题3】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临沂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__________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认识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18分)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乙
D.乙—甲—丙—丁—乙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高处不胜寒”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缺少(  )
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
C.短波辐射D.地面辐射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    ,乙地  ,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5)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 风,丙、丁之间的风向为 风。
(6)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假若图示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间热力环流,则表示陆地的是 地。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的大小关系是()
A.Pa>Pb;Ta>TbB.Pa<Pb;Ta<Tb
C.Pa<Pb;Ta>TbD.Pa>Pb;Ta<Tb
【小题2】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两地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A.东风B.东北风C.南风D.西南风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