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箭头代表风向的是( )
【小题2】该图最可能出现在 ( )

【小题1】图中箭头代表风向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北半球近地面 | B.南半球近地面 |
C.北半球高空 | D.南半球高空 |
下图表示某种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为热力环流图,甲、乙地处在地球表面,则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高低顺序是
【小题2】上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圈,甲、乙表示地球表面,则
【小题3】图上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字母a可能表示:
【小题4】上图为大洋环流示意图,则:

【小题1】上图为热力环流图,甲、乙地处在地球表面,则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高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甲>乙 | D.乙>甲>丁>丙 |
A.甲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 B.a为极地东风带 |
C.乙处容易形成锋面 | D.甲处因地面冷却形成高压 |
A.台风登陆 | B.塔里木河河水 |
C.长江东流入海 | D.青海湖蒸发 |
A.洋流a一定是暖流 | B.洋流b可能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
C.洋流a可能是西风漂流 | D.为北半球中低纬的大洋环流 |
读几种辐射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白天多云,气温偏低。这种现象与图中哪个数字的代表作用有关
【小题2】大气温度的变化主要与图中哪个数字的代表作用有关
【小题3】青藏高原地区,夜间降温较快,主要与图中哪个数字的代表作用有关

【小题1】白天多云,气温偏低。这种现象与图中哪个数字的代表作用有关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对图示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盛行上升气流 | B.乙地近地面为晴朗天气 |
C.近地面空气由甲地流向乙地 | D.近地面气温甲地高于乙地 |
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 |
B.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 |
C.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 |
D.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太阳辐射 |
2017年10月8日,山东聊城出现大雾天气,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受此影响,山东有100多个高速收费站临时关闭或限行,对“十一”假期返程旅客造成不利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深秋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小题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小题1】深秋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面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
【小题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
【小题3】造成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天气现象的原因是 ( )

【小题1】地面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
A.地面辐射 | B.太阳辐射 | C.大气辐射 | D.大气逆辐射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
A.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 B.夜间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
C.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 | D.夜间大气的逆辐射强 |
读下面“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3】【小题4】关于图中内容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5】【小题6】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小题1】【小题2】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 B.②层因氢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
C.①层大气平稳利于大型飞机飞行 | D.②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大气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学优高考网] |
B.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和气压均越来越低 |
C.距地面20 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
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20℃~-60℃ |
A.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 | B.最高气温约为40 ℃ |
C.主要吸收红外光 | D.有时会发生云雨等天气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