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哪种,其含量最大值出现在(   )
A.二氧化碳,对流层B.氧气,平流层
C.氮气,对流层D.臭氧,平流层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架飞机从赤道飞往北极,一直保持在12千米的高度,这架飞机是从(   )
A.对流层飞往平流层B.对流层飞往对流层
C.平流层飞往对流层D.平流层飞往平流层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米、60厘米、50厘米的透明玻璃柜,在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盆热水(A盆)和一盆冰块(B盆),然后用塑抖薄膜把柜的顶部密封,在塑料薄膜的一侧开一个小孔,点燃一束香,放进小孔内)。一段时间之后,你能看到烟雾在玻璃柜内A、B、C、D之间形成一个环流。

(1)这个小孔应当开在装有________(填“冰块”或“热水”)的盆子上方。
(2)这个实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_环流,这个环流形成过程各个环节发生的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地面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3)下图的甲乙丙三张图中,能正确反映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环流(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及其等压面弯曲形态的是_________图。

(4)图中B、D两点,气压较低的是________点;A、B两点的气压相比,气压更高的是________点。若A、B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则图示时间应当是____(填“白天”或“夜晚”)。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作用过程: A    , C     ,D
(2)图中字母     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3)在晚秋和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图中字母 表示的作用弱
(4)晴天温差比阴天 。(大或小)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 “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日昼夜温差最大的城市,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小题2】据图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B.该日上海的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
C.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
D.西宁昼夜温差最大与日落晚、日照时间长有直接关系
【小题3】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风切变是指大气中不同两点之间的风速或风向的剧烈变化。国际航空界公认风切变是飞机起飞和着陆的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无形杀手”。风切变包括:①水平风切变是风向和(或)风速在水平距离上的变化;②垂直风切变是垂直风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呈现为气旋中心附近一股强烈的下降气流。其中雷暴云(强对流形成)下的垂直下沉气流[这个“下沉气流”是雷暴云内的冷空气下沉,实际情况确实有,对飞机飞行安全影响很大(雷暴云形成时和主导气流始终是上升气流为主)]最危险。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D四地水平风切变和垂直风切变最显著的分别是
A. D、B    B. B、D
C. C、A    D. A、B
【小题2】有架飞机由于紧急情况要被迫在该区域A、B、C、D四地选择降落。最合理的降落地点和着陆方向是
A. A处,自南向北    B. B处,自东向西
C. C处,自西向东    D. D处,自南向北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线为南半球的低压槽线,②处气压低于①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压槽附近形成冷锋
B.低压槽附近形成暖锋
C.③位于锋前,可能为阴雨天气
D.④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
【小题2】若线为北半球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该脊线夏季出现在我国江淮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狂风暴雨天气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炎热干燥天气D.连绵的阴雨天气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B.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
C.地区间的冷热不均D.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M地的风向是  (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2)A、B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     ;冷却的是 ,空气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两地中代表城区的是  地,判断的依据是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