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亚洲季风环流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部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洋流因素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形因素
【小题2】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有密切关系的季 风是
A.西南季风B.东南季风
C.西北季风D.东北季风
【小题3】影响我国的寒潮发源于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小题4】下图中反映北半球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A.B.C.D.
【小题5】寒潮带来的危害主要是
A.狂风和特大暴雨B.低温、霜冻和大风C.洪涝D.干旱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使大气混浊并造成视程障碍的叫霾。2016年12月20日前后北京市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发布雾霾红色预警。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第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A.①太阳辐射B.②大气辐射
C.③大气逆辐射D.④地面辐射
【小题2】表示雾霾预警从轻微到严重的级别顺序正确的是
A.蓝色、红色、橙色、黄色B.橙色、蓝色、红色、黄
C.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色D.红色、黄色、蓝色、橙色
【小题3】图中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小题4】白天雾霾笼罩时,图中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减弱
【小题5】为减少霾的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集中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企业B.大力发展城市私家轿车
C.发展洁净煤和清洁燃烧技术D.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字母表示岩石类型,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甲、乙代表地质构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和b表示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_岩,指向c的箭头代表_________作用。
(2)甲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形成的内力作用过程是_________,该处目前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_,形成的外力作用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岩浆和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岩浆于地壳    
B.岩浆于下地幔,岩石圈包括上地幔和地壳   
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D.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源地,软流层之上是岩石圈
(4)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_________(填数字)增强,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也可能会导致_________(填数字)增强,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这些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性。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亚洲南部西南季风的成因主要是
A.地形的起伏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洋流的强弱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大陆沿海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右面的四幅剖面图与图1沿EF线地势起伏状况最符合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按气温垂直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该地区地势最低点和最高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①1120米    ②920米    ③820米    ④620米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冬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左图)和甲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流状况看A是 (天气系统),受锋面天气影响北京将出现大风、 、雨雪的天气状况。
(2)C处此时吹   风向,与B处相比风力较 (大或小),原因是     
(3)参与甲区域P河流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降水和径流输送。
(4)甲区域图中的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状,城市主要沿 分布,影响该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白露(9月7日前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大,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容易凝结形成露水。读“中国白露至 秋分期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白露至秋分期间,关于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的温度最高B.乙地温差在14℃以下
C.甲地与丙地最大差值可达8℃D.丁地温差低于8℃
【小题2】在此期间,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白露”现象最典型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3】关于我国白露至秋分期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温差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大
C.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大D.海拔高地区日较差较大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98年7月和2012年7月,某研究机构先后两次利用杭州湾沿岸19个观测站记录研究海陆风的规律。下图为1998年研究者绘制的某一时刻风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选择7月份风的记录来研究海陆风规律,其主要原因是
A.副高控制,大气对海陆风的干扰小
B.台风季节,有利于增强海陆风的强度
C.高温季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D.杭州湾雨季,有利于观测记录海陆风
【小题2】上图所示时刻,图中近地面虚线处
A.气流辐散B.盛行下沉气流C.等压面向下凹D.温度比陆地低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
A.左图是暖锋B.右图是冷锋
C.左图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D.右图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
【小题2】图中锋面对我国的影响
A.我国冬春出现寒潮、南方冻害、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都与甲有关
B.我国夏季暴雨是乙造成的
C.长江中下游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的梅雨是甲造成的
D.我国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是乙造成的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地面风向是( )
A.与等压线平行B.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C.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D.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斜交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