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宇宙空间拍摄的地球和月球照片,回答1~2题。

【小题1】专家认为,地球也应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 )
【小题2】在白天,图中地球上空大片浓密的云层,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利于 ( )

【小题1】专家认为,地球也应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 )
A.月球阻挡 | B.地质作用改造 |
C.地表布满岩石 | D.地表水体覆盖 |
A.地表水分蒸发 | B.近地面空气对流 |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 D.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 |
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______hpa。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此日,O和P两地风力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此日,P和Q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图中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______hpa。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此日,O和P两地风力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此日,P和Q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相应的辐射名称的代号。
图中表示地面吸收的长波辐射是 ,短波辐射是 ;表示大气吸收的短波辐射是 ,长波辐射是 。(4分)
(2)A进入大气上界后减小的原因是 ,具体表现为 、 、 。(4分)
(3)F称为 ,有霜的夜晚F比较 (强/弱)。(2分)

(1)写出相应的辐射名称的代号。
图中表示地面吸收的长波辐射是 ,短波辐射是 ;表示大气吸收的短波辐射是 ,长波辐射是 。(4分)
(2)A进入大气上界后减小的原因是 ,具体表现为 、 、 。(4分)
(3)F称为 ,有霜的夜晚F比较 (强/弱)。(2分)
地温是地面以下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统称,不同季节地温随深度变化情况不同。入春后,地面净辐射(地面吸收与射出辐射的差额)为正值,地面温度升高,一定深度内能量从地面向地下传递;入秋后,地面净辐射为负值,地面温度下降,一定深度内能量从地下向地面传递。图为某地形区一监测点(年平均气温为一5. 3℃)监测3月和9月地温随深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形区可能为
【小题2】该监测点冬季和夏季地温差值最大的深度出现在

【小题1】该地形区可能为
A.珠江三角洲 | B.关中平原 | C.青藏高原 | D.两广丘陵 |
A.地下2m | B.地下4m | C.地下6m | D.地表 |
读“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及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完成小题。

【小题1】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小题2】该山南部属于下列哪个地形区

【小题1】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A.阴山 | B.秦岭 | C.天山 | D.南岭 |
A.两广丘陵 | B.浙闽丘陵 | C.河套平原 | D.汉水谷地 |
下图中R地为我国内陆某地,大气运动夏季主要受局地温差影响,冬季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全年多大风,风力发电产业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R地的风向()
【小题2】影响R地多大风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R地的风向()
A.夏季为西北风 | B.冬季为东南风 | C.夏季为东南风 | D.冬夏季节相反 |
A.地形 | B.大气环流 | C.局部温差 | D.植被差异 |
同一时刻,气温高于四周叫热岛效应,低于四周则叫冷岛效应。读北京市夏季午后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处热岛效应高于丙处,说明
【小题2】乙处出现冷岛效应现象,说明

【小题1】甲处热岛效应高于丙处,说明
A.甲处建筑物密度高于丙处 | B.甲处居民收入高于丙处 |
C.甲处为工业区,乙处为商业区 | D.甲处气流上升,丙处气流下沉 |
A.乙处可能为农田 | B.乙处比周边空气对流弱 |
C.乙处比甲、丙两处年降水量少 | D.乙处比甲、丙两处蒸发量大 |
2016 年 11 月中旬,株洲经历了一次“回南天”。“回南天”是指因季节变化,而导致寒冷干燥的北风转变为温暖潮湿的南风,温暖潮湿的南风遇到室内温度较低的物体,使物体表面水分凝聚,形成一层小水珠的现象。这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次“回南天”与下列哪种天气现象类似

【小题2】下列应对“回南天”返潮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小题1】此次“回南天”与下列哪种天气现象类似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房间里烧上一盆炉火 | B.尽量紧闭门窗 |
C.使用空调除湿的功能 | D.注意开窗通风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人发现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 B.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
C.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 D.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