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山地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区最可能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荒漠带
【小题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东坡是的迎风坡
B.西坡较东坡雪线高
C.山地西坡出现永久积雪的海拔约为5030米
D.西坡较东坡森林植被丰富
【小题3】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山地可能位于北纬50度附近
B.流经山地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C.该地区西部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D.该山地可能位于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年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下图,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了解区域地理特征、成因,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山西太原、海南海口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与海口相比,太原气温特征及原因。
(2)简要说明太原、海口两地因气温影响产生的农业生产差异。
(3)太原位于汾河谷地,请在下图中的线上画出岩层相对运动的方向,并说明该谷地的成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地区1月份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面各题。

(1)A、B两地气压高低比较状况:A__ B。(填>,=,<)
(2)如果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000、1008、1016、1024、1036百帕,那么等压线②和④的气压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A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B气压中心实际上是_____气压带发生断裂而保留在海洋上的部分。
(4)D点此时风向是__________风,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亚的夏季风又称__________季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年1月6日14时气压状况示意图,图中PQ线上线速度相等,虚线为一锋面,该锋面以150千米/天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此时甲处吹偏北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读图可知
①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②该区域西部地区海拔低于东部地区
③图示锋面为冷锋   
④图示山脉山麓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小题2】8日15时,乙地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晴空万里B.大风降温C.阴雨连绵D.狂风暴雨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地点
纬度
气温(℃)]
降水量(mm)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23°08′
13.3
28.4
40.0
210.0
1614.1

39°48′
-4.3
25.9
2.6
175.6
576.9

48°58′
3.5
18.4
54.3
53.6
647.4

52°17′
1.8
13.4
225.0
117.0
2399.0
 
【小题1】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澳大利亚堪培拉附近
B.②——华北平原海河河口附近
C.③——北美大陆旧金山附近
D.④——西欧平原莱茵河河口附近
【小题2】下列关于四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较②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B.③地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①地大
C.③地冬夏风向转换比②地明显
D.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因素是洋流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895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下列现象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南旱北涝B.南涝北旱C.南北皆涝D.南北皆旱
【小题2】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A.温室效应加剧B.海陆热力差异减小C.冬季风减弱D.夏季风减弱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材料二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下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3)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某地区等年均温差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是上图①②③④中某一城市的气温(单位:℃)和单位(mm)资料表。

(1)描述该地区中部等年均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说明该城市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并判断①—④中所属城市。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美部分地区七月等温线(单位:℃)图。

材料二 图中N地与欧洲同纬度某地气候资料(表一)。

(1)图中等温线M的值为 ℃,请说出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比较N地与同纬度欧洲某地气候的气候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