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图中阴影区为地形剖面,虚线为等压面,实线为等温面,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下图信息中,只有一处正确,它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该地太阳辐射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8月()

【小题1】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
B.9~12月山顶一直减小 |
C.垂直变化7月最大 |
D.垂直变化11月随高度递减 |
A.晴天多 | B.白昼长 |
C.太阳高度大 | D.阴雨天多 |
读“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位置示意图”和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通过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清洁能源等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低碳经济岛。

(1)说明台湾岛气温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2)说明台湾岛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简述建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4)简述平潭综合实验区为打造低碳经济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采取的措施。
资料: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通过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清洁能源等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低碳经济岛。

(1)说明台湾岛气温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2)说明台湾岛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简述建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4)简述平潭综合实验区为打造低碳经济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采取的措施。
近年来,京津冀雾霾日益严重,引起广泛关注。下图表示该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地区1961~2008年平均霾日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图中利于雾霾形成的天气状况图是( )


【小题1】关于该地区1961~2008年平均霾日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雾霾发生天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
B.甲位于山麓地区,风速小,雾霾严重 |
C.近海地区水汽丰富,雾霾严重 |
D.西南区因处于冬季风的下风,雾霾天数多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左图为“贵州省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贵阳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贵阳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
(2)试分析地形对贵阳气温、降水与雨日的影响________。
(3)贵州虽地处南方湿润区却严重缺水,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
(4)贵州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贵阳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
(2)试分析地形对贵阳气温、降水与雨日的影响________。
(3)贵州虽地处南方湿润区却严重缺水,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
(4)贵州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代表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的差值,其通常用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表示,通量密度越大,代表有效辐射越大。下图示意我国三个地区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的不同月份变化,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a、b、c二地分别是
【小题2】导致图中三地1月和7月地表有效辐射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小题1】图中a、b、c二地分别是
A.腾冲、乌鲁木齐和哈尔滨 |
B.B乌鲁木齐、腾冲和哈尔滨 |
C.哈尔滨、乌鲁木齐和腾冲 |
D.D腾冲、哈尔滨和乌鲁木齐 |
A.太阳辐射、植被状况 |
B.B大气成份、海陆分布 |
C.纬度差异、天气状况 |
D.地势高低、大气环流 |
材料一: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量之比,一般而言,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近年来,青衣江流城的草地、林地大面积恢复,裸露的深色土壤变为绿地。
村料二 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

(1)雅安素有“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2)图中乐山地区的典型植被是① ,其形成原因是② 。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衣江流域地表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村料二 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

(1)雅安素有“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2)图中乐山地区的典型植被是① ,其形成原因是② 。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衣江流域地表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冬季,一艘轮船满载货物从上海开往英国伦敦,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船只经过北印度洋时为()
【小题2】船只由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时为()
【小题3】与上海相比,关于伦敦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船只经过北印度洋时为()
A.顺风顺水 | B.顺风逆水 |
C.逆风逆水 | D.顺水逆风 |
A.顺风顺水 | B.顺风逆水 |
C.逆风逆水 | D.顺水逆风 |
A.伦敦夏季气温更高 | B.伦敦夏季降水更多 |
C.伦敦降水的季节变化更大 | D.伦敦气温的年变化更小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小题3】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近于等长,则()

【小题1】若此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a地低于b地 |
B.气温a地低于b地 |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a是市区,b是郊区 |
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a是陆地,b是海洋 |
A.a为海洋,b为陆地 |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
C.④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