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 地球上的大气
-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
- 常见天气系统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锋面是空气与山地相接触的界面 |
B.一般来说,冷气团在锋面上面,暖气团在锋面下面 |
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与锋没有明显差别 |
D.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
关于北半球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其控制的地区天气常为阴雨 | B.其中心有下沉气流 |
C.它是形成冬季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 | D.它是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 |
关于北半球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对应于高压系统 |
B.其水平面上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入中心 |
C.其中心气流被迫下沉 |
D.气旋过境时天气晴朗 |
宋朝赵师秀的《约客》诗中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描写了长江中下游一带受下列哪个天气系统影响下出现的景象:( )
A.暖锋 | B.台风 |
C.准静止锋 | D.夏季午后的雷雨 |
读下面图回答问题(7分):

(1)按性质分,甲为_____ ____锋,乙为__ _______锋。A、B、C、D四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__。
(2)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_________锋,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以及冬季暴发的寒潮都是_________锋造成的。
(3)A、B、C、D四地,未来几天天气变化过程与下表相似的是_________地。
(4)上表中反映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

(1)按性质分,甲为_____ ____锋,乙为__ _______锋。A、B、C、D四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__。
(2)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_________锋,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以及冬季暴发的寒潮都是_________锋造成的。
(3)A、B、C、D四地,未来几天天气变化过程与下表相似的是_________地。
日期 | 气温℃ | 气压 (百帕) | 天气现象 | ||
平均气温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
1月1日 | 20 | 28 | 12 | 1002.5 | 天气晴朗,1-2级偏北风 |
1月3日 | 9 | 17 | 2 | 1005 | 中雪,6-8级偏北风 |
1月5日 | 7 | 13 | 0 | 1008 |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
读“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a、b、c、d四处风向表示正确的是
【小题2】有关图中各地的天气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字母a、b、c、d四处风向表示正确的是
A.a | B.b |
C.c | D.d |
A.甲地比乙地气压高 |
B.A地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
C.甲地比乙地风力小 |
D.①、③两地为阴雨天气 |
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小题2】图中虚线范围内可能出现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暴风雪 | B.沙尘暴 | C.雾霾弥漫 | D.风和日丽 |
2013年10月7日凌晨,第23号强台风“菲特”在浙闽交界处登陆,并伴有特大暴雨,给当地造成洪涝灾害。图甲为“台风菲特移动路线图”,图乙为“台风带来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2013年10月7日凌晨,宁波的风向是 。(2分)
(2)从图中信息分析,图中数字分别表示降水、风暴潮、大风、云系,其中表示降水的是 ,表示大风的是 。(2分)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有
,洪涝可能诱发 、 等地质灾害。(3分)

(1)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2013年10月7日凌晨,宁波的风向是 。(2分)
(2)从图中信息分析,图中数字分别表示降水、风暴潮、大风、云系,其中表示降水的是 ,表示大风的是 。(2分)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有
,洪涝可能诱发 、 等地质灾害。(3分)
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该天气现象有可能是 ( )


A.冬天大风寒潮天气 | B.东南沿海台风天气 |
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 | D.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
超强台风威马逊于2014年7月18日15时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并对海南、湛江等地带来严重破坏。台风所属于的天气系统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