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 地球上的大气
-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
- 常见天气系统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2013年夏季的天气,南方许多城市气温高达40℃以上,降水量却很少;而北方降水不断,松花江流域出现了1998年来最大的洪水。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北方出现长时间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小题2】关于图中高温区域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是的
①南疆地区由于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②南疆地区由于处于内陆地区,受大陆影响大升温快,炎热干燥③长江流域梅雨天气结束的早,受副高控制时间长,降水少,蒸发旺盛 ④长江流域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

【小题1】我国北方出现长时间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 | B.![]() | C.![]() | D.![]() |
①南疆地区由于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②南疆地区由于处于内陆地区,受大陆影响大升温快,炎热干燥③长江流域梅雨天气结束的早,受副高控制时间长,降水少,蒸发旺盛 ④长江流域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的是( )

【小题2】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a、b、c为等温线,T1、T2、T3为PQ处气流辐合或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间段,则( )


【小题1】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的是( )

【小题2】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a、b、c为等温线,T1、T2、T3为PQ处气流辐合或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间段,则( )

A.图中水平气温梯度为T1>T2>T3 |
B.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标志 |
C.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的过程 |
D.虚线方向表示两种气团的辐合过程 |
读我国东部不同地区河流径流量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值为该地径流量的最高值,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
【小题2】导致乙所示地区河流7月径流量骤减的原因是
【小题3】当丁所示地区河流处于第一个汛期时,甲所示地区为

【小题1】图中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北太平洋副高衰弱 | B.伏旱天气的影响 |
C.亚洲高压势力增强 | D.准静止锋的影响 |
A.江淮雨带控制 | B.华南雨带控制 |
C.华北雨带控制 | D.台风雨带控制 |
下图是某年西南地区五天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昆明附近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小题2】影响甲乙两段霜冻线走向的因素分别是
【小题3】该时期图示地区农业生产预防霜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小题1】造成昆明附近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A.地形纬度 | B.地形大气环流 |
C.海陆位置大气环流 | D.海陆位置纬度 |
A.利用温室保护稻秧 | B.冻前灌水保护棉花 |
C.用稻草覆盖油菜根部 | D.覆盖地膜保护春小麦 |
读“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两地,从气流运动状况看:C是 ;D处在垂直方向上空气 运动;天气晴朗的是 (C、D),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C、D)。
(2)风向:A ,B 。
(3)12月25日哈尔滨人度过了一个雪花飞舞的圣诞节,雪后温度继续下降,请判断当日影响哈尔滨的天气系统为 ,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为哈尔滨的是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哈尔滨的天气状况为: 。

(1)图中C、D两地,从气流运动状况看:C是 ;D处在垂直方向上空气 运动;天气晴朗的是 (C、D),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C、D)。
(2)风向:A ,B 。
(3)12月25日哈尔滨人度过了一个雪花飞舞的圣诞节,雪后温度继续下降,请判断当日影响哈尔滨的天气系统为 ,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为哈尔滨的是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哈尔滨的天气状况为: 。
下图为“某年11月某时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小题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该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 B.高压 | C.冷锋 | D.暖锋 |
A.A地高压在短时间内将变为低压 |
B.B地受暖气团控制吹西北风 |
C.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 |
D.黄海海面风力强劲,不适合航行 |
读亚洲部分地区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对比甲、乙两图,北京市风向的变化是 。渤海湾风速变 (大或小),判断的理由是 。
(2)5月7日北京受 天气系统影响,形成 天气,该日白天北京比平壤气温低的原因是 。
(3)图示季节华北地区用水特别紧张,其主要原因是 。

(1)对比甲、乙两图,北京市风向的变化是 。渤海湾风速变 (大或小),判断的理由是 。
(2)5月7日北京受 天气系统影响,形成 天气,该日白天北京比平壤气温低的原因是 。
(3)图示季节华北地区用水特别紧张,其主要原因是 。
读2014年11月9日12时近地面气压(hPa)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受甲天气系统影响,乙地盛行
【小题2】此时,关于图中天气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1】受甲天气系统影响,乙地盛行
A.东南风 | B.西北风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A.青藏高原地区风力强,天气晴朗 |
B.海南岛西部出现狂风暴雨 |
C.印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南风 |
D.北京比东京气温低,气压高 |
读我国华北部分城市初雪日期和2014年12月-2015年2月降雪日数与常年降雪日数的比值(K)统计表(表1),回答下列问题。
表1
【小题1】根据表1数据,我国华北2014-2015年
【小题2】影响我国冬季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小题3】形成表1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表1
城市 | 2014-2015初雪日期 | 常年初雪日期 | K |
天津 | 12月10日 | 11月27日 | 0.82 |
太原 | 12月9日 | 11月26日 | 0.89 |
石家庄 | 1月24日 | 11月25日 | 0.61 |
济南 | 1月21日 | 12月6日 | 0.11 |
郑州 | 1月24日 | 12月2日 | 0.68 |
【小题1】根据表1数据,我国华北2014-2015年
A.初雪日期较常年早,降雪日数较常年多 |
B.初雪日期较常年晚,降雪日数较常年少 |
C.初雪日期较常年早,降雪日数较常年少 |
D.初雪日期较常年晚,降雪日数较常年多 |
A.暖锋 | B.热带气旋 | C.冷锋 | D.反气旋 |
A.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偏强,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较强 |
B.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偏强,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较弱 |
C.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偏弱,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较强 |
D.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偏弱,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较弱 |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导致我国东部无霜期长短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小题2】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小题3】以下做法,不能减少霜冻对农业生产的有害影响的是

【小题1】据图,导致我国东部无霜期长短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因素 | D.作物品种 |
A.昼夜温差大 | B.夜间多云 |
C.地面辐射强 | D.气流下沉 |
A.用秸秆柴草在田间生烟 | B.在农作物上覆盖薄膜等 |
C.除去田间杂草 | D.提前给农田浇湿与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