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读图回答:写出E点的地理坐标


A.70°E,80°N | B.70°E,80°N | C.110°W,80°N | D.110°W,80°S |
当晨昏线与地球经线的夹角由23°26逐渐减小为0°,且石家庄昼长逐渐变长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C.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逐渐缩小 | D.黄河出现明显的汛期 |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日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__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昼长是___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
(4)图中ED表示_________线,DC表示______线。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6)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
(7)C点的昼长是_________小时,D点的夜长是_____小时。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日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__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昼长是___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
(4)图中ED表示_________线,DC表示______线。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6)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
(7)C点的昼长是_________小时,D点的夜长是_____小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冬至》)。其中“阳升”的含义是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 | B.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
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 D.树木影子逐渐变长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MN表示的是 。
(2)下列一〇一中学的特色活动,与图中a、b、c、d四段对应正确的是( )
A. 中秋赏月—a B. 高考假期研学科考—b
C. 一二九合唱比赛—c D. 诞旦杯—d
(3)阅读我校校友为母校写的生日贺词。我的一〇一,转眼间,你已经71岁了。
……
太阳直射点回到赤道,昼夜平分,地球上再无极夜。
万物回春,你的十里桃林也早已盛开。
是时候回家了。
我校的校庆日是 (选择填空),此日后三个月,校园日落时间越来越 ,校内日晷晷针的影长越来越 。
A. 2月4日 B. 3月20日 C. 9月1日 D. 9月23日
(4)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在一〇一校园中出现的现象是( )
A. 阶梯教室旁的槭树变黄 B. 操场边的海棠结果
C. 下沉广场旁的杏花盛开 D. 少年湖的湖水结冰

(1)在图中,MN表示的是 。
(2)下列一〇一中学的特色活动,与图中a、b、c、d四段对应正确的是( )
A. 中秋赏月—a B. 高考假期研学科考—b
C. 一二九合唱比赛—c D. 诞旦杯—d
(3)阅读我校校友为母校写的生日贺词。我的一〇一,转眼间,你已经71岁了。
……
太阳直射点回到赤道,昼夜平分,地球上再无极夜。
万物回春,你的十里桃林也早已盛开。
是时候回家了。
我校的校庆日是 (选择填空),此日后三个月,校园日落时间越来越 ,校内日晷晷针的影长越来越 。
A. 2月4日 B. 3月20日 C. 9月1日 D. 9月23日
(4)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在一〇一校园中出现的现象是( )
A. 阶梯教室旁的槭树变黄 B. 操场边的海棠结果
C. 下沉广场旁的杏花盛开 D. 少年湖的湖水结冰
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将选址南极罗斯岛(163°46′0″E,76°54′42″S。下图所示),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在该区域进行了建站选址优化工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罗斯岛和马克姆峰相比
【小题2】考察期间某日,当罗斯岛上物体的影子朝向正北时,北京时间约为

【小题1】罗斯岛和马克姆峰相比
A.平均风力小 | B.年日照时间长 | C.平均气压低 | D.年降雪量较大 |
A.9时 | B.15时 | C.21时 | D.23时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左图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C位置的日期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2)B位置的节气是 ,该日北京昼夜长短的关系是 。
(3)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上右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 (填数字)。该日昼长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 。
(4)上左图中D→B时段,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
(5)左图中A→B时段,东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是 ,昼长变化特点是 。
(6)形成右图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的存在。

(1)上左图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C位置的日期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2)B位置的节气是 ,该日北京昼夜长短的关系是 。
(3)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上右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 (填数字)。该日昼长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 。
(4)上左图中D→B时段,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
(5)左图中A→B时段,东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是 ,昼长变化特点是 。
(6)形成右图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的存在。
读 “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右图所示的 位置上。
(2)AD线表示 线,此时此刻B点的太阳高度是 ,A点的太阳高度是 ,D点的太阳高度是 。
(3)图中B点在C点的 方向,C点在A点的 方向。
(4)如果B点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此刻C点的时间是12月 日 时,全球日期与B点相同的范围与C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 )

(1)左图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右图所示的 位置上。
(2)AD线表示 线,此时此刻B点的太阳高度是 ,A点的太阳高度是 ,D点的太阳高度是 。
(3)图中B点在C点的 方向,C点在A点的 方向。
(4)如果B点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此刻C点的时间是12月 日 时,全球日期与B点相同的范围与C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 )
A.1:1 | B.2:1 | C.3:1 | D.4:1 |
下图中弧AB为某经线圈的一部分,O为该经线圈的圆心。AB两地位于同一纬线上,(某日)太阳光线与弧AB相切于A,α为半径OA和OB的夹角,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文信息可知( )
【小题2】若A地在南半球,且α逐渐变小的过程中,我国可能发生的人文现象是( )

【小题1】根据图文信息可知( )
A.全年α变化范围是0°~43°08′ |
B.全年弧AB长度变化范围是0~4 700千米 |
C.此日极夜纬度范围是90°~(90°-α/2) |
D.此日阳光直射点纬度度数是23°26′-α |
A.守岁迎春 | B.清明祭祖 |
C.七夕相会 | D.中秋赏月 |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图0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


A.东北 | B.东南 | C.正东 | D.正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