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列“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图中,A点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约为 小时。
(3)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度,地方时为 时。
(4)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昼长由长到短排序是 。
(5)若D点的经度为90°E,则全球属新的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6)若黄赤交角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
①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②地轴与赤道面夹角变小,与黄道面夹角变大
③全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扩大 ④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图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图中,A点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约为 小时。
(3)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度,地方时为 时。
(4)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昼长由长到短排序是 。
(5)若D点的经度为90°E,则全球属新的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6)若黄赤交角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
①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②地轴与赤道面夹角变小,与黄道面夹角变大
③全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扩大 ④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太阳光照图,其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这一天是南半球的_______(节气),判断的理由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
(3)A、B、C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小的是_____,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
(4)此时,英国处于( )
A.刚刚日落 B.接近中午
C.已经日出2小时以上D.喝下午茶的时间
(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_____。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这一天是南半球的_______(节气),判断的理由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
(3)A、B、C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小的是_____,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
(4)此时,英国处于( )
A.刚刚日落 B.接近中午
C.已经日出2小时以上D.喝下午茶的时间
(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_____。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每隔15天一个节气。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立春到春分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福州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立春到春分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在变小 | B.福州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 |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 D.巴西昼渐长,夜渐短 |
A.霜降前后,午后多对流天气 |
B.夏至前后,河流搬运作用较弱 |
C.大雪前后,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 |
D.大暑前后,沿海地区受热带气旋影响大 |
下图表示:北回归线以北某学校的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高为h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上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当北京时间为某日14时,测得该旗杆的影子达一年中最短,此时OP=h•cot83º26’,M处有一楼房,且OM垂直于OP。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M处的楼房位于旗杆的
【小题2】旗杆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小题3】该校和悉尼(33ºS,151ºE)

【小题1】M处的楼房位于旗杆的
A.正南方 | B.正北方 | C.正东方 | D.正西方 |
A.16ºN 135ºE | B.30ºN 90ºE |
C.40ºN 90ºE | D.30ºS 90ºE |
A.此日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 B.此日日落同为西南方 |
C.此日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 D.此时所属的日期相同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7月23日至9月5日,第十一届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系列会议在中国召开,其中G20峰会于9月4日-5日在杭州(30°N,120°E)召开。
材料二: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

(1)G20系列会议期间,地球运行在上图中的位置是 (填序号),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 ,杭州地区正午人的影长逐渐变 。
(2)北京时间2016年9月4日20点30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西湖景区观看《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 。
(3)地球运行到图中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
材料一:2016年7月23日至9月5日,第十一届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系列会议在中国召开,其中G20峰会于9月4日-5日在杭州(30°N,120°E)召开。
材料二: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

(1)G20系列会议期间,地球运行在上图中的位置是 (填序号),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 ,杭州地区正午人的影长逐渐变 。
(2)北京时间2016年9月4日20点30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西湖景区观看《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 。
(3)地球运行到图中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
下图为湖南省东部某县城一住宅小区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仅从通风(前后无障碍)、采光(冬季午后照射多、夏季午后照射少)效果考虑,图中房价最高的户型可能是


仅从通风(前后无障碍)、采光(冬季午后照射多、夏季午后照射少)效果考虑,图中房价最高的户型可能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圭表是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它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圭是平放的有刻度的尺,表是直立的标竿,高8尺,置于圭的一端且与圭垂直。古人通过表影长度的日变化确定方向;通过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气。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地正午表影的年变化,表影顶端在甲、丙之间移动。

(1)表影顶端位于乙,且将向丙移动时,日期是______前后。若此日正午(北京时间12:00)表影长度为8尺,则该地经纬度是______。
(2)在表影顶端从甲移动到乙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是_____,该地的昼长变化规律是____;移动到乙时:该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此时南极附近开始出现____(极昼/极夜)现象;当表影顶端移到丙附近时,北京盛行风向是____________。
(3)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甲、丙之间距离变______(大/小),理由是_________。
圭表是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它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圭是平放的有刻度的尺,表是直立的标竿,高8尺,置于圭的一端且与圭垂直。古人通过表影长度的日变化确定方向;通过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气。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地正午表影的年变化,表影顶端在甲、丙之间移动。

(1)表影顶端位于乙,且将向丙移动时,日期是______前后。若此日正午(北京时间12:00)表影长度为8尺,则该地经纬度是______。
(2)在表影顶端从甲移动到乙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是_____,该地的昼长变化规律是____;移动到乙时:该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此时南极附近开始出现____(极昼/极夜)现象;当表影顶端移到丙附近时,北京盛行风向是____________。
(3)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甲、丙之间距离变______(大/小),理由是_________。
专家研究发现,英国巨石阵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下面左图为巨石阵景观图,右图为巨石阵不同日期太阳光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1、2、3、4所示太阳光线中,代表冬至日日落的是( )
【小题2】若5所示太阳光线代表某日日出,12天后的x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出,则x日可能是( )

【小题1】图中1、2、3、4所示太阳光线中,代表冬至日日落的是( )
A.1 | B.2 | C.3 | D.4 |
A.6月28日 | B.6月22日 | C.12月28日 | D.12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