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2017年4月12日中国某城市天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知,此日
【小题2】一年中M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与该日相同,由此可知

【小题1】据图可知,此日
A.夜晚温度高,大气保温作用强 | B.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
C.气流上升,多阴雨,气温持续下降 | D.气温变化是由气团移动造成的 |
A.M日日期约为2月28日 | B.M日日出、日落方位与该日相同 |
C.M日昼长与该日夜长相同 | D.M日过后该地正午日影逐渐缩短 |
读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对应甲图中数字 所代表的位置。
(2)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3)乙图中A、B、C、D四地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依是 。
(4)甲图中,地球由①到③位置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是 。
(5)乙图所示日期:
①.B点的昼长为 小时,日出时间是 ;
②.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 。
(6)乙图所示时刻,日期属于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范围 。

(1)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对应甲图中数字 所代表的位置。
(2)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3)乙图中A、B、C、D四地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依是 。
(4)甲图中,地球由①到③位置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是 。
(5)乙图所示日期:
①.B点的昼长为 小时,日出时间是 ;
②.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 。
(6)乙图所示时刻,日期属于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范围 。
读下面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判断,回答11~12题。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 B.南半球昼长夜短 |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 |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下表是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注:与日出日落几乎同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有关北京昼夜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表中所给的三天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小题3】天安门广场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晚的是( )

【小题1】此时有关北京昼夜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昼长夜短 | B.昼夜平分 | C.昼短夜长 | D.极昼 |
A.北半球,向南移 | B.北半球,向北移 | C.南半球,向南移 | D.南半球,向北移 |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2015年11月17日凌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发生3.1级地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地震发生至春节(2016年2月8日),地球公转速度( )
【小题2】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 )
【小题1】从地震发生至春节(2016年2月8日),地球公转速度( )
A.变快 | B.变慢 |
C.先变快,后变慢 | D.先变慢,后变快 |
A.在北半球,向南运动 | B.在北半球,向北运动 |
C.在南半球,向南运动 | D.在南半球,向北运动 |
甲图中大圆表示昼半球范围,N表示北极点,F为晨昏圈与70°N纬线的切点,北京时间为10:00。乙图为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乙图中,与北京此日的昼夜长短状况基本相符的是( )
【小题2】此日,对银川(38° N, 106°E)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乙图中,与北京此日的昼夜长短状况基本相符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地方时为8:56 | B.正午太阳高度为72° |
C.此日之后,昼渐长、夜渐短 | D.此日之后,昼渐短、夜渐长 |
读“我国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图及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
【小题2】与8月20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相等的是( )
观测日期 | 正午太阳高度 |
6月22日 | 90° |
8月22日 | 75° |
10月22日 | 57° |
12月22日 | 43° |

【小题1】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4月22日 | B.7月22日 | C.9月22日 | D.11月22日 |
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球公转由甲向乙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小题2】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为( )

【小题1】地球公转由甲向乙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 B.荡秋千,踏青插柳 |
C.放鞭炮,守岁迎春 | D.望双星,鹊桥相会 |
A.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
B.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
C.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 |
D.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
A.等于23°26′ | B.小于23°26′ | C.大于23°26′ | D.等于46°52′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此时对应地球公转在右图中的 位置。
(2)C点的地方时 ;A点的夜长 小时。
(3)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地球公转至右图中③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将向 移;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 。
(5)左图中,D、E、F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其顺序是 。

(1)左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此时对应地球公转在右图中的 位置。
(2)C点的地方时 ;A点的夜长 小时。
(3)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地球公转至右图中③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将向 移;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 。
(5)左图中,D、E、F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其顺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