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图为黄赤交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黄赤交角的影响不包括是
【小题2】若黄赤交角度数为45°,下列现象可能会出现的是

【小题1】黄赤交角的影响不包括是
A.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B.两极地区极昼极夜交替出现 |
C.温带地区四季变化 |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
A.温带消失 | B.各地年温差变小 |
C.太阳直射范围变小 | D.四季变换周期变长 |
北京时间19日15时40分,某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这架客机8月18日纽约时间14日19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从北极上空直飞而过,抵达北京。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客机8月18日纽约时间14时19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此时北京时间为
【小题2】这架飞机沿途飞越的国家有
【小题3】这架飞机起飞时间为8月18日,纽约时间为14时19分,到达北京时为北京时间8月19日15时40分,则飞机的飞行时间为
【小题1】该客机8月18日纽约时间14时19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此时北京时间为
A.8月18日2时19分 | B.8月19日14时19分 |
C.8月18日23时19分 | D.8月19日2时19分 |
A.美国、加拿大、俄国、蒙古、中国 | B.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中国 |
C.美国、日本、韩国、朝鲜、中国 | D.美国、墨西哥、巴西、印度、中国 |
A.15时21分 | B.14时21分 | C.13时21分 | D.12时21分 |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
【小题2】上图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
【小题3】小满至芒种期间( )

【小题1】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 B.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 |
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 D.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 |
A.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 | 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 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
A.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 | B.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
C.找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 D.合肥白昼逐渐变长 |
2016年8月21日-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等地举办,读下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小题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小题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 B.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 | 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
A.人口增长模式不同 | B.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
C.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 D.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小题2】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小题3】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小题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甲乙两地昼夜相等 |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大 |
C.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 |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
A.海拔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 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
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时间长度T为
【小题2】2014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日。该节日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于

【小题1】时间长度T为
A.1太阳日 | B.1恒星日 | C.1回归年 | D.1恒星年 |
A.①点附近 | B.②点附近 | C.③点附近 | D.④点附近 |
下图为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22日,非阴影部分为2 1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的经线是:
【小题2】甲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小题3】此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的经线是:
A.0° | B.90°E | C.90°W | D.180°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A.商丘昼长夜短 | B.罗马炎热干燥 |
C.黄河河正值枯水期 | D.南非高原动物正在迁往雨林边缘 |
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春分后地球绕日公转到约285°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则其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
【小题2】从冬至到小寒这段时间内,东台地区

【小题1】春分后地球绕日公转到约285°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则其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 B.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 C.昼长大于夜长 | D.日落时刻越来越早 |
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小题2】从南极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吹的风呈

【小题1】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1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北 |
B.3月25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
C.9月23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
D.12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北 |
A.自西向东方向 | B.逆时针方向 | C.顺时针方向 | D.自北向南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