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F各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出现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当天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处于南温带的是__________。
(2)这是___月___日前后的日照图。A-E五点按白昼由长到短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后一段时期,南半球的夜将会变_______(长或短)。
(3)图中C点地方时是__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
(4)就四季而言,哈尔滨正值______季,E地正值_____季。

(1)图中A-F各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出现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当天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处于南温带的是__________。
(2)这是___月___日前后的日照图。A-E五点按白昼由长到短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后一段时期,南半球的夜将会变_______(长或短)。
(3)图中C点地方时是__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
(4)就四季而言,哈尔滨正值______季,E地正值_____季。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中国的农历历法,相邻两个节气一般相差15天左右。读24节气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二十四节气产生的依据是
【小题2】今年国庆节假期最后一天(10月7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小题3】下列节气与地理现象相符的是

【小题1】二十四节气产生的依据是
A.月亮的阴晴圆缺 |
B.我国农业活动安排 |
C.地球的自转运动 |
D.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 |
A.秋分 | B.白露 | C.寒露 | D.霜降 |
A.清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B.大暑—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
C.霜降—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 D.大寒—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
下图为“西半球侧视图”(左),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进入_________季。
(2)此时晨昏圈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晨线, ________是昏线。
(3)在右图中绘出此时的昼夜分布图,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标注经度。
(4)B点的经度是 _________ ,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进入_________季。
(2)此时晨昏圈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晨线, ________是昏线。
(3)在右图中绘出此时的昼夜分布图,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标注经度。
(4)B点的经度是 _________ ,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偏东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 B.正午的阳光比早上的灼热 |
C.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 | D.正午的太阳夏季比冬季高 |
下表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小题。
【小题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小题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白昼时间 | 14小时30分 | 9小时9分 | 12小时 | 13小时13分 |
【小题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乙甲丁丙 | B.甲乙丁丙 |
C.甲乙丙丁 | D.丁丙乙甲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是___。
(2)图中AB是_______(晨、昏)线。A地此時正值 _____(日出或日落)。
(3)图中D地的地方时为__,昼长为__小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是_____,这一天过后水富的白昼将渐渐变___。
(5)图中B地此时的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A.B.C.D四地线速度最小的是 ___。

(1)该日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是___。
(2)图中AB是_______(晨、昏)线。A地此時正值 _____(日出或日落)。
(3)图中D地的地方时为__,昼长为__小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是_____,这一天过后水富的白昼将渐渐变___。
(5)图中B地此时的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A.B.C.D四地线速度最小的是 ___。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绕月探测飞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小题2】此日之后的两个月,关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3】下列有关“嫦娥二号”穿越大气层时遇到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 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 D.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
A.云天化中学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 |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
C.北京白昼时间越来越短 | D.北极圈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
A.在高层大气有电离层存在 | B.平流层大气没有运动现象 |
C.各层大气均有显著的对流运动 | D.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热带的范围较现在的范围扩大了两个纬度,则图中β为()
【小题2】如果β变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若热带的范围较现在的范围扩大了两个纬度,则图中β为()
A.21°26′ | B.22°26′ |
C.24°26′ | D.25°26′ |
A.北京与纽约全年的昼夜相同 |
B.海南的四季更加分明 |
C.大气成分将改变,两极地区变暖 |
D.水富7月份的气温将变高 |
读下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回答以下两题。
A.甲图中的弧ac为晨线 |
B.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 |
C.丙图中的ab为昏线 |
D.丙图中的cd为晨线 |
A.360° | B.180° | C.90° | D.不确定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 斜线表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晨或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
(3)B即将进入________(昼/夜)半球。
(4)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_______。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 斜线表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晨或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
(3)B即将进入________(昼/夜)半球。
(4)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