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知识,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显著,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显著,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小题2】地球上由高纬度向低纬度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均向________(方向)偏转(  )
A.东
B.西
C.南
D.北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某地朝南窗户的冬、夏至和春秋分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回答以下三题。

【小题1】阳光如①所示射入窗户,下列正确的是(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
D.昼最短夜最长
【小题2】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若此时是北京时间11时,则该地点位于(  )
A.北京的北边
B.北京的西边
C.105°E
D.135°E
【小题3】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江淮地区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正值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
B.河流正处于枯水期
C.水稻播种后在田中生长
D.处于梅雨季节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时的地球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____________。
(2)写出节气和日期:①节气________,日期________;
②节气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
③节气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
④节气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
(3)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图中的________(a、b、c、d)段。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部分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此时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 
(3)此时,赤道与晨线、昏线交点的经度分别是     。 
(4)此时,45°E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时。
(5)该日地球接近  (远日或近日)点,公转速度铰     (快或慢)。 
(6)据上图信息,在下图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是(虚线表示物体运动原方向,实线表示物体偏转方向)(  )
A.1和3B.2和3
C.1和2D.2和4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P点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C>A>B
D.A>B=C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P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所在纬度地区昼短夜长
B.C点所在纬度地区昼长夜短
C.B点所在纬度地区昼短夜长
D.P点所在纬度地区昼长夜短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甲中OP为完整的晨线,黄赤交角取23.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下列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图甲一致的有________。

(3)用折线在图乙中画出该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4)描述该日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题文)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的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说明图示日期全球昼长分布规律以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3)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速度大小。
(4)计算此刻地球上与甲地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  )
A.该地太阳高度
B.该日昼夜长短
C.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D.该地正午日影长短
【小题2】当交点位于①点时,北京时间为(  )
A.3点或者15点
B.12点
C.15点
D.0点或者12点
【小题3】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  )
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
B.北京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
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
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____)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___________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项选择)(____)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__(纬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