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赤道附近区域图”,M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阴影为夜半球。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若α=23°26′,此日为( )
【小题2】若α=0°,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 )

【小题1】若α=23°26′,此日为( )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秋分日 |
D.冬至日 |
A.昼夜等长 |
B.昼短夜长 |
C.昼最短,夜最长 |
D.昼最长,夜最短 |
某日岳阳市(113°E)日落的北京时间为19:00,则该日岳阳的昼长为:( )
A.14小时 | B.10小时 | C.10小时56分 | D.13小时4分 |
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提示:注意经度变化。)

(1)晨昏线到达C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___。
(3)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北京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____。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提示:注意经度变化。)

(1)晨昏线到达C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___。
(3)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北京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____。
读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作图:在太阳光照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地球自转方向以及太阳光线___。
(2)图中的晨昏线为___(晨或昏)线,太阳直射的经度是_______ 。
(3)图中ABC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 昼长最长是______。
(4)北京时间是6月______日 _______时。
(5)此日,C比B先日落 ______小时,C日落的区时是 ______ 点。
(6)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B向C发射的炮弹将会向 ______(西/东)偏向

(1)作图:在太阳光照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地球自转方向以及太阳光线___。
(2)图中的晨昏线为___(晨或昏)线,太阳直射的经度是_______ 。
(3)图中ABC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 昼长最长是______。
(4)北京时间是6月______日 _______时。
(5)此日,C比B先日落 ______小时,C日落的区时是 ______ 点。
(6)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B向C发射的炮弹将会向 ______(西/东)偏向
地球绕地轴的运动我们称之为自转,它使地球上产生很多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40°N,116°E)与乙地(30°N,120°E)相比( )A.区时较早 |
B.地方时较晚 |
C.自转角速度更大 |
D.自转线速度更大 |
A.昼夜更替 |
B.五带的产生 |
C.昼夜现象 |
D.四季的更替 |
A.一个太阳日,地球要自转360° |
B.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 |
C.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
D.一个恒星日为23时48分46秒 |
(题文)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北岸有沙洲形成。关于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为“北半球光照图”,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时期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图中弧PM是________(晨线或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P、Q、M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该日,Q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该日东营市(37°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该日之后,东营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将________(变大或变小)。
(4)图示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所示时期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图中弧PM是________(晨线或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P、Q、M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该日,Q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该日东营市(37°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该日之后,东营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将________(变大或变小)。
(4)图示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公转运动图的判读。读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

(1)在右上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将左上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位置上,并注出二分二至日。
(3)在A至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___移动。
(4)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为什么北半球却是冬季?

(1)在右上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将左上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位置上,并注出二分二至日。
(3)在A至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___移动。
(4)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为什么北半球却是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