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格利泽581d”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3倍,质量约为地球的8倍,是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一个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被称为“超级地球”。它距离地球约22光年,在浩瀚的宇宙中与地球算得上是“邻居”。下图为“格利泽581d”行星与其中心天体运动关系的假想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以下关于“超级地球”的推测,最可能正确的是( )
A.位于河外星系
B.为距其绕转恒星最近的行星
C.平均密度约为地球的1.5倍
D.存在液态水【小题2】据假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行星上各地全年昼夜等长
B.从该行星上看中心天体东升西落
C.此日后P地昼渐长、夜渐短
D.此日后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小题1】以下关于“超级地球”的推测,最可能正确的是( )
A.位于河外星系
B.为距其绕转恒星最近的行星
C.平均密度约为地球的1.5倍
D.存在液态水【小题2】据假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行星上各地全年昼夜等长
B.从该行星上看中心天体东升西落
C.此日后P地昼渐长、夜渐短
D.此日后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阿图什天门(39°39′N,75°31′E)位于新疆阿图什市与乌恰县交界处,这个由灰黄色的砾岩形成的天然石拱门呈“∩”字型,宽约100米,高457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天然石拱门,干燥的空气在狭窄的山脊间快速流动,侵蚀着岩壁,形成了风的通道,如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阿图什天门。

在图示时刻,拍摄者位于太阳的什么方位,以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在图示时刻,拍摄者位于太阳的什么方位,以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东北 该地与北京昼长相当 |
B.东南 该地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小于47.5° |
C.东北 此季节索马里半岛东面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
D.东南 阿图什天门的影子变化角度小于180° |
专家发现,由于北回归线每年大约以14.4米的速度由北向南移动。北回归线南移的结果是导致
A.黄赤交角数值增加 | B.回归年周期变长 |
C.温带面积扩大 | D.全球气温更加升高 |
(题文)下列各纬线圈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一半的是
A.热带与温带分界的纬线圈 |
B.温带与寒带分界的纬线圈 |
C.低纬度与中纬度分界的纬线圈 |
D.高纬度与中纬度分界的纬线圈 |
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从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基地成功发射,稳定运行5个月后,于9月22日18时左右,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及后续拓展试验后,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天舟一号发射当天,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 )
【小题2】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完成任务进入大气层时,伦敦是( )

【小题1】天舟一号发射当天,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 B.昼短夜长 |
C.昼夜等长 | D.昼最长夜最短 |
A.22日10时 | B.23日10时 | C.22日2时 | D.23日2时 |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北京时间),我国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三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七号”飞船。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2】“神六”和“神七”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其具备发射宇宙飞船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
①线速度大,利于节省燃料 ②空气透明度好 ③晴天多 ④地形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小题1】“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我国各地虽昼短夜长但昼将变长 | B.悉尼在日落时日影朝向为东北方向 |
C.伦敦午夜深沉,纽约烈日当空 | D.全球新旧两天的范围大致相等 |
①线速度大,利于节省燃料 ②空气透明度好 ③晴天多 ④地形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二十四节气”备受瞩目。2016年12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节气——大雪。下图是“二十四节气”与地球运行位置对应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16年立冬的日期大致是 ( )
【小题2】某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一次出现在大雪,另一次出现在 ( )
【小题3】严格意义上的节气只是一瞬间,2016年冬至是北京时间12月21日18时44分,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

【小题1】2016年立冬的日期大致是 ( )
A.10月7日 | B.10月22日 |
C.11月7日 | D.11月22日 |
A.小寒 | B.大寒 | C.小暑 | D.大暑 |
A.19°E,23°26'N | B.19°E,23°26'S |
C.139°W,23°26'N | D.139°W,23°26'S |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下图为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 )
【小题2】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 )

【小题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 )
A.0时 正北 | B.6时 正东 |
C.12时 正南 | D.18时 正西 |
A.4月2日前后 | B.6月11日前后 |
C.7月3日前后 | D.9月12日前后 |
下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表示不同的日期,相邻两条经线的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EF表示晨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
(2)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的角度变化范围是 。
(3)若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为15°,则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
(4)若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达到一年中最大,简述该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
(2)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的角度变化范围是 。
(3)若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为15°,则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
(4)若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达到一年中最大,简述该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下图中纵横相交线分别为经线和纬线,两斜交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各点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的分别是 、 。各点中可能同时看到太阳出现在上中天的有 。
(2)若A点为黑夜,则该图反映的是 (节气)的日照状况,且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 (经纬度坐标),北京时间是 (不需填日期),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 。
(3)若B点为黑夜,则图中各点中地方时为6时的是 ,请用阴影在图中画出夜半球的范围。
(4)某日A、C、E三点同时看到日出,则该日图中各点中发现太阳从其正东方升起的有 。
(5)某飞机从C地飞往D地,途中飞机上的乘客发现太阳始终处在地平线上不升也不落,则整个飞行历时 小时,共飞行约 千米。

(1)图中各点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的分别是 、 。各点中可能同时看到太阳出现在上中天的有 。
(2)若A点为黑夜,则该图反映的是 (节气)的日照状况,且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 (经纬度坐标),北京时间是 (不需填日期),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 。
(3)若B点为黑夜,则图中各点中地方时为6时的是 ,请用阴影在图中画出夜半球的范围。
(4)某日A、C、E三点同时看到日出,则该日图中各点中发现太阳从其正东方升起的有 。
(5)某飞机从C地飞往D地,途中飞机上的乘客发现太阳始终处在地平线上不升也不落,则整个飞行历时 小时,共飞行约 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