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我国某校地理小组测得每天11:30旗杆影长最短。该小组利用连续五天的测量数据绘制了如下学校旗杆每天最短影长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时段最可能接近
【小题2】根据图文信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小题1】该时段最可能接近
A.3月21日 | B.9月23日 |
C.12月22日 | D.6月22日 |
A.黄土高原 | B.华北平原 | C.四川盆地 | D.东北平原 |
黎明和黄昏,若天气晴朗,太阳即将升起或刚刚落到地平线0~6°的这段时间,天空依然明亮,蓝色的天空穹顶与西方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气象学上称之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间段。下图为“黎明与黄昏时段太阳高度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曙暮光”意味着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 )

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曙暮光”意味着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 )
A.约12分钟左右 | B.约15分钟左右 |
C.约24分钟左右 | D.约30分钟左右 |
下图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 点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图甲中画出晨昏线中的另一部分,并在乙图中画出晨昏线及夜半球(用斜线表示)的范围。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格林尼治时间是__________。
(3)两图中A、B、E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处,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处。
(4)两图中E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甲图中B点和D点的角速度_________。
(5)甲图中,A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半球,该季节开普敦正受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巴西热带草原进入__________季节,尼罗河进入_________(丰/枯水期)。

(1)在图甲中画出晨昏线中的另一部分,并在乙图中画出晨昏线及夜半球(用斜线表示)的范围。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格林尼治时间是__________。
(3)两图中A、B、E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处,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处。
(4)两图中E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甲图中B点和D点的角速度_________。
(5)甲图中,A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半球,该季节开普敦正受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巴西热带草原进入__________季节,尼罗河进入_________(丰/枯水期)。
下图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α为1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正值一年中的 月或 月,北京时间为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2)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
(3)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北京和悉尼日出时间的变化状况。
(4)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1)此时正值一年中的 月或 月,北京时间为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2)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
(3)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北京和悉尼日出时间的变化状况。
(4)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A.南非地中海气候区进入旱季 |
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 |
C.南极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
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①点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为( )
【小题3】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小题1】关于①点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 | B.地转偏向力全球最大 |
C.自转线速度为0 | D.太阳高度为0 |
A.16时 | B.8时 | C.20时 | D.12时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某日12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小题2】甲地日落时刻为( )
【小题3】某地的昼长比甲地略短,且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该地位于甲地的()

【小题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日,地球可能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
B.该日,漳州日出方向为东南 |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
D.该季节,南非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
A.19时 | B.17时 |
C.18时 | D.20时 |
A.东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我国某地的地理学习小组,观测并记录了某日到达该地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记录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推测该学习小组完成该观测的日期及当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小题2】根据材料推测该地可能位于:

【小题1】推测该学习小组完成该观测的日期及当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12月10日 晴朗 | B.6月5日 多云 |
C.3月22日 多云 | D.6月15日 晴朗 |
A.小兴安岭 | B.祁连山地 | C.武夷山 | D.长白山脉 |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12时50分35秒,航天员刘旺按照指令操控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首次人工交会对接并成为一体。下图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人工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人工对接时,图中表示地球表面晨线的是
【小题2】自神舟九号发射到成功实现人工对接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小题1】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人工对接时,图中表示地球表面晨线的是
A.甲线 | B.乙线 |
C.丙线 | D.丁线 |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特点:昼渐长→昼最长→昼渐短 |
B.南极洲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到南极圈附近 |
C.地中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河流水位保持着上涨态势 |
D.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正午时影子逐渐变短 |
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域、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 )
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 | 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 |
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 | 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 |
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