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α为1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正值一年中的
月或
月,北京时间为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2)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
(3)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北京和悉尼日出时间的变化状况。
(4)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A.南非地中海气候区进入旱季
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
C.南极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12-02 06:0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0分)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
(2)图示日期为
,北半球节气为
,理由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4)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区域为
。
(5)此日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昼长为
小时。
(6)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一个月内北半球昼长如何化?
,
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_______
_______
同类题2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
A.夏季北移
B.冬季南移
C.夏季向高纬度移动
D.冬季向高纬度移动
【小题3】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盛夏的伏旱是在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
A.亚洲高压
B.亚洲低压
C.气旋
D.反气旋
同类题3
下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2006年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 ②该图表示南半球 ③AC为晨线 ④BC为晨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是()
A.2006年7月6日12时
B.2006年7月7日12时
C.2006年7月6日24时
D.2006年7月5日24时
【小题3】图示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气象灾害较一般年份频繁,造成损失更为惨重,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
B.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海温偏高
C.全球气温升高导致海平面上升
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
同类题4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L为________(晨线/昏线)。
(2) A、B、C三地昼长最短的是________。
(3)此时B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
同类题5
下列关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侧是东经度
B.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早一天
C.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
D.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一区,西侧是西十二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