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的运动和转化,使地球上各水体处于不断________ 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水循环还是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雕塑着________
(3)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大循环、________循环和海上内循环,长江主要参与的是________循环,塔里木河参与的是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世界某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水循环环节:a为_________、f为_________、g为_________。
(2)图中a,b,e、g水循环属于_________(填类型)水循环。源源不断地使陆地水资源得以补充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分析图示地区森林遭受严重砍伐对当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2)图中②→⑤→⑨→③过程中属于______,循环。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于水循环的_______(填数字)环节。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题。

b圈层的主体是 (  )
A.河流B.湖泊C.冰川D.海洋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关于水圈构成及各水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川是构成水圈的主体
B.大气水虽然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C.固态水只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其他地区没有分布
D.各种水体中,只有陆地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
A.海洋水B.冰川水C.河流水D.地下水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判断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此时甲点地方时为15时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日出方向为东北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天气气候资料图


(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说明原因。
(2)描述乙地的天气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简述材料二中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
(4)据材料二信息描述①、②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6月份武汉的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该月的降雨类型主要是( )
A.地形雨B.锋面雨C.台风雨D.对流雨
【小题2】当武汉正值左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常受右图中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A.B.C.D.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2019年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我国,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严重影响。图中各天气系统中,能表示“利奇马”成因的是(  )
A.aB.b
C.cD.d
【小题2】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   地区的  现象,是由   天气系统影响形成的天气现象。
A.长江中下游 梅雨 准静止锋B.黄河中下游 梅雨 锋面气旋
C.淮河中下游 梅雨 反气旋D.东南沿海 台风雨  准静止锋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