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部分区域气候分布、洋流图(图中大写字母代表气候,小写字母代表洋流),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南半球的季节及判断的理由。
(2)图中j洋流的名称是 ; i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洋流g和h的交汇处附近的海沟-岛弧链是 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相互 的结果。
(3)图中L处的自然带是 ,E处的植被是
(4)从H→I→F经过的植被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 规律。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沿京广高速所见的景观差异,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差异B.经度地带性差异
C.水分差异导致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描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甲地七月的风向,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七月风向成因。
(2)说出乙地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若图中M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分析N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地方性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导致自然带南北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B.气温
C.降水D.土壤
【小题3】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
C.洋流D.地形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属于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小题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主要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图中的传统建筑,材料多以竹、木为主,房屋坡度大。这种建筑形式主要目的是(   )
①快速排水②减少积雪③防潮④保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图示地区的地带性土壤( )
A.微生物活动弱B.生物风化强C.有机质含量高D.化学风化弱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建筑物高度由中心区向外递增B.甲处可能为现代化农业区
C.丙处可能为卫星城D.东北——西南一线人口密度较大
【小题2】从热力环流角度判断乙处最可能的风向
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B.陆地面积北半球大于南半球
C.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D.两极地区全部被海洋覆盖
【小题2】图中阴影部分的气候特点是
A.终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分雨早两季
C.终年炎热干燥D.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小题3】图中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