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下图为学生手绘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所说的“黄金12秒”。下表为2019年12月份我国境内部分地区发生的地震情况。

(1)有关地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岩浆的发源地 | B.以古登堡界面与地幔分界 |
C.压力大,密度小 | D.外核最可能为液态 |
(3)若在图中增绘岩石圈,试描述需绘制的内容。
(4)通常根据 推断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震救援“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5)请你为学校和家庭提出应对地震灾害的合理建议。

⑴航行至北印度洋海域时,受风力影响船速骤减,此时盛行风向为______风,该盛行风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漂流瓶将依次经过南印度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海域(填序号)。
⑶当船航行至北太平洋东部海域时,该爱好者看到的沿海地区植被有热带草原、热带荒漠、_________、_____等,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⑷参与救援的自然灾害属于____(类型)。个人和家庭在预防此类灾害可以做好的准备事项有_______________。
2019年10月12日,某天气系统影响日本,造成了重大损失。下图为该天气系统经过的部分地点及经过时的中心气压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天气系统
A.近地面水平方向呈顺时针旋转 | B.垂直方向上升,高空辐合 |
C.强度先逐渐增强之后逐渐减弱 | D.先向东南,后向东北移动 |
①寒潮
②泥石流
③洪涝
④海啸
⑤狂风
A.①⑤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⑤ |
①实时监测天气系统气温变化
②行人选择在建筑或树旁躲避
③加固门窗、广告牌等搭建物
④准备帐篷、救生衣等救灾物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选择正确的数字编号)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 | B.修筑大堤 |
C.植树造林 | D.退耕还湖 |
2009年2月1日到5日,一股强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席卷全国。我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中央气象台及相关省市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警报。

(3)寒潮是指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 、 、 等天气现象的过程。
(4)图中A、B两地纬度相同,降温幅度却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世界文化遗产白川乡合掌造建筑村落(下左图)因其独特的传统民居“合掌造”闻名于世。“合掌造”(下右图)为木造建筑,一般坐北朝南,屋顶陡峭,以稻草或茅草覆盖,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

分析白川乡“合掌造”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材料一 为了保护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中国船舶和人员的安全,2008年12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 我海军护航编队航线图。

(1)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西行途中,三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___。
(2)舰艇编队出发之日,地球公转到____(远、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快、慢)。西行途中,为了与当地区时取得一致,官兵的手表需调____(快、慢)。
(3)舰艇编队途经北印度洋时,海区盛行风向是____,洋流流向是____。

【小题1】图甲地貌的典型特征是( )
①常呈锥状耸立
②形态多样,呈蘑菇状
③形成峰丛、峰林
④以新月形沙丘为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流水堆积作用冰川侵蚀作用 | B.海浪侵蚀作用、冰川搬运作用 |
C.流水侵蚀作用、风力沉积作用 | D.海浪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 |

【小题1】甲地岩石是( )
A.侵入岩 | B.喷出岩 | C.变质岩 | D.沉积岩 |
A.冰川侵蚀 | B.风力侵蚀 | C.断裂下陷 | D.流水侵蚀 |
A.背斜成山 | B.向斜成山 | C.背斜成谷 | D.向斜成谷 |
材料: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三号”有关活动及日期有关活动 | 火箭发射 | 月球着陆 | “玉兔”首次夜休眠 | “玉兔”重新工作 |
日期(农历) | 2013年12月2日(十月三十) | 12月14日 (十一月十二) | 12月26日 (十一月廿四) | 2014年1月9日 (十二月初九) |
(1)火箭运行18分钟后,在太平洋某地(178°E,0°)高空实现探测器和火箭分离,此时该地的区时为当天的__________。发射当日人们在上海看到的月相接近__________。
(2)“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运动扬起的月尘会长时间悬浮在空中,分析其主要原因。
(3)12月26日“玉兔”首次进入月夜休眠期。有人说,月夜休眠期间“嫦娥三号”着陆区转到了月球的背面,所以在地球上看不见了。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由35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提供服务。下图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35颗卫星与地球共同组成()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
A.估算工业产值 | B.监控海上渔船 |
C.辅助商业选址 | D.监测作物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