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古稀的薛某与李某为母子关系。2016年1月,因李某不履行赡养义务,薛某诉至法院,在开庭休庭后,李某咒骂、殴打薛某,后薛某依法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禁令。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李某咒骂、殴打薛某的家庭暴力行为,侵犯了薛某的权利
B.李某不履行对薛某的赡养义务,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
C.此案中薛某要胜诉必须要委托诉讼代理人
D.李某应对薛某的诉讼请求承担举证责任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李某夫妇婚后多年未育,收养了其兄嫂的儿子并取名李斌。李某夫妇对李斌视如己出,精心将其养育成人。李斌结婚成家后,一直与养父母同住。2017年,李某的妻子因病去世,年近70的李某也是疾病缠身,失去了劳动能力。2018年,李斌提出要求解除与养父的收养关系,彼此分开单过,李某坚决不同意。于是李斌夫妻从养父家中搬出,并从此再也不去看望养父。李某因伤心过度病情加重,生活愈加困难。邻居认为,李某现在生活困难,应该要求李斌尽儿子的义务。而李斌则表示,李某并非自己的亲生父母,自己没有义务照顾其生活。

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相关知识,结合本案,回答下列问题。
(1)李斌的说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李某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救济?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常回家看看”不仅是对子女的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必须履行的义务。因为这是子女应当履行的
A.赡养义务B.扶助义务C.保护义务D.抚养义务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90岁的刘老汉曾与儿子签订协议,写明其由儿子、儿媳负责养老。但几年后,刘老汉与儿子产生矛盾,赌气出走一个人居住生活。之后,儿子对刘老汉不闻不问。为此,刘老汉一怒之下将儿子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决刘老汉儿子必须常常去看望刘老汉并尽快接刘老汉回家照顾。法院判决的依据是
①子女对父母有扶助的义务
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③子女对父母有抚养的义务
④子女对父母有保护的义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甲乙所生的儿子丙今年刚满8周岁。他生性淘气,一次在上学的路上因女同学不给他玩电子词典,便气恼地将电子词典抢过来摔坏,损失价值人民币800元。对于丙造成女同学财产的损失,正确的处理意见是
A.甲乙赔偿
B.受害人自己承担
C.学校赔偿
D.甲乙和受害人的监护人分担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下列行为符合父母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的是
①父母限制未成年子女与其他同学交往
②父母要求未成年子女不要随意到医院看望在传染病房住院的同学
③父母教育未成年子女不要与任何外人说话
④父母要求未成年子女将其参加电视剧演出获得的报酬交给他们保管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各地虐待儿童事件时有发生。调查显示,遗弃、家庭暴力、虐待等是导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以上三种因素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些行为的实施对象就是妇女、未成年人
②这些行为侵犯了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了家庭和睦
③遗弃、家庭暴力、虐待等行为的危害程度依次增强
④这些行为不再是“家事”,而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甲乙夫妻婚后经营一家饭馆,住在婚前甲出资购买并登记于甲名下的住房中,后两人关系不和离婚,离异时儿子已成年在读研。经人介绍,甲与同样离异的丙再婚,丙的10岁女儿随甲丙共同生活。甲、丙住在该住房中,并继续经营饭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甲儿子跟甲要不到学费则可以跟丙要
②丙的女儿与甲的儿子对甲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③乙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饭馆的收益有平等处置权
④丙没有可能获得对这套住房的处置权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宋某和王某婚后生有二儿一女,在大儿子十六岁、二儿子十岁、小女儿三岁时,她离家出走,对三个孩子不闻不问,全丢给王某一人抚养。20年后,宋某疾病缠身,无收入,生活艰难,想再回到子女身边,子女坚决反对。宋某说,如果不让她回来、不好好赡养她,她就要上法院告他们。

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相关知识,结合本案,回答下列问题:
(1)宋某对子女没有尽到哪些义务?
(2)宋某有权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吗?请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小花10岁时爸爸因车祸去世。三年后,其母亲与邻村的张某结婚,婚后一年生下一男孩。继父张某认为小花不是自己的亲生子女,在小花读完小学后就强迫她去镇上的一家餐馆帮工。家里的脏活累活都叫小花做,小花稍有不满,张某非打即骂,还经常不让小花吃饱穿暖。小花的母亲慑于张某的暴力,也不敢制止张某的行为,一家人几乎没有和睦地过上一天。

(1)小花的继父张某的做法错在哪里?
(2)请你从民事法律的角度,谈谈怎样才能构建一个和睦的家庭。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