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一要求(   )
①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通过完善上层建筑以巩固经济基础
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④表明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让电视文艺节目蕴含民族文化之美,是媒体人的责任。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变古诗词整体教育氛围——未来能减少孩子“苦恼”背书,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熹,则弥足珍贵。
材料二  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制作灵感来自于制片人在美国大学进修时经常看到学生在草地上朗读分享的情景,但摧生该节目诞生的还是大家的由衷支持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如何将该节目做得高而不冷等专业问题,遭遇过团队不自信等重大挫折,但他们用对理想的执着顶住了压力,凭着对优雅文字生命力的笃信克服了羁绊,最终因为“文章的背后,是对人的关注”这一信念,《朗读者》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成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理想信念在《朗读者》制作中的作用。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有人说:“国家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事,按酬付劳,等价交换,既公平又合理。”这种思想的错误是
A.没有懂得劳动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是商品
B.没有认识到按劳分配的必要性
C.没有确立主人翁意识,是个人主义的表现
D.没有认识到国家利益就是个人利益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作者时年17周岁)

这段话告诉我们
A.如果一个人树立了崇高理想,对于他的事业将永恒发挥作用
B.马克思的职业观、幸福观对自己的人生起到了重要导向作用
C.价值选择决定价值判断,人生价值实现深深依赖于历史条件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接力奋斗创造的。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改造、社会生产建设,到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人民群众的拼搏奋斗中创造出“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精神、“敢闻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等中国精神,激励着当代国人接续奋斗。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写入报告,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及其激发下的生动实践,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1)人民群众是推动新中国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运用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的知识,分析在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意义。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81对“慢火车”,2016年运送旅客约3000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   )
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
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