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化礼堂建设是纯化民风的重要载体。A 市近年来加大文化礼堂建设的投入,不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了主流价值、凝聚了村民思想;设计创作了开蒙礼、参军欢送礼等各类主题礼仪活动,使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依托忠孝文化,文化礼堂开展年度孝子、孝女、好媳妇、好婆婆海选活动;创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召开村务民主听证会等活动,使村民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自己。
(1)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A 市建设文化礼堂相应举措的依据。
(2)请你就村民如何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自己提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中华文化既有“魄”又有“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魂”,国民教育、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魄健体”。下列有利于实现“强魂健体”的举措有
①坚持百花齐放、倡导多元化指导思想
②组织精神文明建设评选活动
③拓展文化视野,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④推动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军坝捧场人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授予“地球卫士奖”。
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三代塞罕坝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向世界诠释了“美丽中国”。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说明三代塞罕坝人先进事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从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简述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的重要性。
(3)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请你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