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儿时唱着“小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长大,而现在的孩子唱的是“这首歌给你快乐,你有没有爱上我……”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A.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文化古今有别,又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学者在谈及阅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体会时说,他会把读到的精彩段落用电脑打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段话阐述一下,马克思写 300 字,他可以写 500 字。久而久之,他就可以将马克思的文字思想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就会开始学会理解马克思和他的思想。这表明
①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都是人们主动学习的产物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③只有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今天,传统的阅读模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某市图书馆只要手机扫一扫,就能把各类经典电子图书“装”进手机,轻松带回家。而这些强大功能的“支持者”,都来自于一台电子书借阅机。可见
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④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真是不折不扣的“舌尖上的浪费”。“舌尖上的浪费”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还包括一些大学生。不同的群体,浪费食物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些公职人员认为公款吃喝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浪费起来不心疼;有的普通民众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不少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然,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产生“舌尖上的浪费”的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材料主要表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从***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道理的?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建设被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文化体制改革成就  显著,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这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我们闲暇时,可以去图书馆听一堂名人讲座,也可以去剧院欣赏一场文艺表演,还可以去公园跳上一段广场舞……人们正以各种方式感受着越来越浓厚的文化氛围。这说明( )
①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文化活动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选择丰富多样 
③人们可以通过不同文化活动体味不同文化的韵味   
④文化氛围影响人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文学是时代最直接的反映。在盛唐时代的诗篇中,我们能感受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华美,而从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唐盛极而衰的真实的历史。由此可知
A.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B.古代诗词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
C.诗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系统的模式创新,也是“互联网+交通运输”的交通方式,对解决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方式特别见效。作为新生事物,它给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乱停乱放、思私锁偷藏和蓄意破坏以及服务维修不到位的问题。共享单车从某个角度来说,已经成为了衡量市民百姓文明素质、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标尺,诚如网友所说,我们与文明之间,也许恰好隔着一辆共享单车的距离。各种问题的出现暴露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短板,结果就是经营共享单车的公司企业、地方部门以及市民百姓多方共输。共享单车的背后是共享经济,而共享经济需要“共享文明”来保驾护航,如果缺失了“共享文明”,必然会带来共享经济的损失,也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种阻碍。当文明人、做文明事,就从珍惜与呵护我们身边的每一辆共享单车开始。
(1)共享经济需要“共享文明”来保驾护航,因此,只要有了“共享文明”,就必然会带来共享经济的发展。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所学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共享文明对市民和社会的作用。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所在城市的共享单车的规范发展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