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生活
- 政治生活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当代国际社会
- 文化生活
- 生活与哲学
-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 经济学常识
-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 科学思维常识
-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 综合类
- 时事政治
①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表决权和监督权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我国已经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推动全面依法治国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③全国人大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④全国人大使立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反映人民意愿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某市人大根据市委部署,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深入开展,动员和组织市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开展工作。代表们经过调查走访,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总抓手,深入实际,听取民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扶贫基地的帮扶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和督查。有代表在分析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后,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也有代表递交了关于农村生态发展,精准扶贫等多项议案。议案经市人大充分讨论、修改,通过后,交由政府相关部门承办。与此同时,市人大还加大了对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的监督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与人大的关系,并分析该市人大和人大代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①深化国家机构改革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各级政府机构的改革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规定的
③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适应经济体制改革
④增加政府机构能够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高政府效能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法律草案名称 | 征求意见时间 | 参与人数(人) | 意见条数(条)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三次审议稿)》 | 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29日 | 184209 | 21630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草案二次审议稿)》 | 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29日 | 1607 | 340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 | 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29日 | 99 | 139 |
①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人民依法行使立法权②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公民的政治参与④民主立法是科学立法的制度保障和根基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坚持党对脱贫工作的统一领导
②扶贫举措敢于解放思想破除常规
③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④全国各族人民对贫困地区的大力帮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有关决议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40年来,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逐步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机构对接,构建了法制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等组织架构,地方人大常委会运转逐步顺畅;省级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执法检查6000多次,听取审议工作报告1万多项,市、县人大常委会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党中央和地方党委领导下,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制定修改了一大批突出地方特色、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
“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是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举措。”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以德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的政治优势
②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智慧党建平台,有利于发挥党建创新的引领作用
③促进政务服务各主体其建,并为公民知情权、监督权的行使提供技术支持
④区块链运用在政府和司法机关的执法领域,可有效推进依法执政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决定权
④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履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