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生活
- + 生产决定消费
-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 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 政治生活
- 文化生活
- 生活与哲学
-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 经济学常识
-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 科学思维常识
-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 综合类
- 时事政治
材料一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2019年,中国消费市场有望跨入6万亿美元,并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要抓紧实施促进消费的一揽子政策,增强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材料三进入2019年,哪些行业有机会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下图是消费升级热点关键词生成的词云图。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助力消费增长添彩美好生活。
材料四“是国之道,节用裕民”。党和政府过紧日子,意味着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来,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紧日子”彰显了党和政府为民的初心,“好日子”是百姓生活的幸福味道。政府会过“紧日子”,让老百姓的“好日子”更有奔头。
(3)“党和政府过紧日子,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来。”这一做法与《经济学常识》中哪位经济学家的主张相似?请简述其主张的内容。(4)结合材料四,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阐释政府“紧日子”与百姓“好日子”之间的关系。
①加快了人民币的流通速度
②能够规避因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③减少了现金使用,方便消费
④可通过信息技术便捷地完成结算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消费是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生产与消费是相互决定的
④新消费热点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生产企业已达200多家,产业集群优势明显。2018年,中国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允许该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新通过的《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某公司是国外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其设计与生产理念同当前全球先进制造、绿色能源、智能制造高度契合,2018年该公司入选世界品牌500强。2019年1月,该公司决定在上海投资70亿美元开工建设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工厂,预计年生产纯电动汽车50万辆。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59.9%和61.7%。市场预测,到2028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将超过1100万辆。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的理由。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智能电子设备等懒人用品不断涌现并热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图所示),“快”“精”“宅”“懒”成为现代人的代名词,“懒人经济”因此应运而生。

现在的“懒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概念,他们往往学有所长,收入颇丰,只是因为职场拼搏使他们无暇分身生活琐事。“懒人”的消赏对象广泛,包括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又多追求品质,个性化十足。越来越多的商家瞄上懒人群体,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出现为商业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懒人经济获得发展的原因。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③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升级起导向作用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方式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A.信息技术进步→消费方式改变→供求关系变化→企业效益增加 |
B.消费需求增加→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供给增加 |
C.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 |
D.消费需求增加→企业效益提高→技术进步加快→产品供给增加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消费是生产发展的最终动力
③消费对再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