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请设计实验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气体后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为了探究乙二酸的不稳定性、弱酸性和还原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乙二酸俗称草酸,草酸晶体(H2C2O4·2H2O)在100℃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草酸蒸气在低温下迅速冷凝为固体;草酸钙不溶于水,草酸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I.乙二酸的不稳定性:根据草酸晶体的组成,猜想其受热分解产物为CO、CO2和H2O。
(1)请用下列装置组成一套探究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____→____→F→E→C→G。
②装置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
③整套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为____。
Ⅱ.乙二酸的弱酸性:
该小组同学为验证草酸性质需0.1mol/L的草酸溶液480mL。
(2)配制该溶液需要草酸晶体____g。
(3)为验证草酸具有弱酸性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
A.将草酸晶体溶于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
B.测定0.1mol/L草酸溶液的pH
C.将草酸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有CO2放出
D.测定草酸钠溶液的pH
(4)该小组同学将0.1mol/L草酸溶液和0.1mol/L的NaOH等体积混合后,测定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Ⅲ.乙二酸的还原性:
(5)该小组同学向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入过量的草酸溶液,发现酸性KMnO4溶液褪色,从而判断草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已知25℃时,Ksp(Ag2S)=6.3×1050Ksp(AgCl)=1.5×10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AgCl、Ag2S沉淀转化的原因。
步骤
现象
Ⅰ.将NaCl与AgNO3溶液混合
产生白色沉淀
Ⅱ.向所得固液混合物中加Na2S溶液
沉淀变为黑色
Ⅲ.滤出黑色沉淀,加入NaCl溶液
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后,沉淀变为乳白色
 
(1)Ⅰ中的白色沉淀是__。
(2)Ⅱ中能说明沉淀变黑的离子方程式是__。
(3)滤出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推测含有AgCl。用浓HNO3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沉淀部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X和白色沉淀Y。
ⅰ.向X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ⅱ.向Y中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①由ⅰ判断,滤液X中被检出的离子是__。
②由ⅰ、ⅱ可确认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含有AgCl和另一种沉淀__。
(4)该学生通过如下对照实验确认了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在NaCl存在下,氧气将Ⅲ中黑色沉淀氧化。

现象
B:一段时间后,出现乳白色沉淀
C: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
 
①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
②C中盛放的物质W是__。
③该同学认为B中产生沉淀的反应如下(请补充完整):__
2Ag2S+__+__+2H2O=4AgCl+__+4NaOH
④从溶解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B中NaCl的作用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沸点为20.8℃,能与水混溶)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H2O2溶液前需打开K
B.实验开始时需先加热②,再通O2,然后加热③
C.装置③中发生的反应为2CH3CH2OH +O22CH3CHO+2H2O
D.实验结束时需先将④中的导管移出。再停止加热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已知:2Cu (NO3)22CuO+4NO2↑+O2↑。某学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Cu (NO3)2受热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中,木条复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B.无法确定NO2是否助燃
C.NO2肯定也能助燃D.NO2肯定不能助燃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①中上部汇集了NH4Cl固体
B.加热时,②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加热时,③中溶液红色褪去,冷却后溶液变红,体现SO2的漂白性
D.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