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化学科学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化学反应原理
- 有机化学基础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化学实验基础
- 仪器使用与实验安全
-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 + 物质的分离、提纯
-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 常见物质的制备
- 物质的检测
- 探究性实验
- 化学与STSE
- 初中衔接知识点
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是
2
+KOH→
+HCl→
+KCl
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205.3℃;苯甲酸的熔点为121.7℃,沸点为249℃,溶解度为0.34g;乙醚的沸点为34.8℃,难溶于水。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下所示: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3)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产品乙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操作Ⅱ中温度计水银球上沿放置的位置应是________(填“a”“b”“c”或“d”),该操作中,除需蒸馏烧瓶、温度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得到产品甲的适宜温度为______。
2




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205.3℃;苯甲酸的熔点为121.7℃,沸点为249℃,溶解度为0.34g;乙醚的沸点为34.8℃,难溶于水。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下所示: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3)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产品乙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操作Ⅱ中温度计水银球上沿放置的位置应是________(填“a”“b”“c”或“d”),该操作中,除需蒸馏烧瓶、温度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得到产品甲的适宜温度为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 |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
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有
A.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
B.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
C.蒸馏时,必须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
D.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 |
塑化剂的成分主要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酯类,塑料管道、塑胶容器、瓶盖或其他塑料包装材料都含有塑化剂,塑化剂超标对人体有害.调查发现,最近深受关注的白酒中含有的塑化剂主要是由塑料制品中的塑化剂迁移到酒中所致,此处“迁移”所涉及的主要原理是()
A.萃取 | B.蒸馏 | C.溶解 | D.渗析 |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指出从海藻中提取 I2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_______ ,③_______;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
A 酒精 B 四氯化碳 C 醋酸 D 甘油
(3)为使海藻中 I-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坩埚、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 。

(1)指出从海藻中提取 I2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_______ ,③_______;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
A 酒精 B 四氯化碳 C 醋酸 D 甘油
(3)为使海藻中 I-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坩埚、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 。
综合利用海水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是工业上用海水制备食盐、纯碱、金属镁、溴等物质的一种流程: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________、________、加热浓缩、__________、__________、烘干。
(2)气体X是______(填化学式),溶液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___________。
(4)若在母液中通入氯气可提取海水中的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________、________、加热浓缩、__________、__________、烘干。
(2)气体X是______(填化学式),溶液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___________。
(4)若在母液中通入氯气可提取海水中的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进行步骤①需要坩埚、玻璃棒等仪器 |
B.步骤②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C.步骤③、⑤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D.步骤④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Br2+2H2O=4H++SO32-+2Br- |
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如图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 )


A.①加了CCl4②加了苯③加了酒精 |
B.①加了酒精②加了CCl4③加了苯 |
C.①加了苯②加了CCl4③加了酒精 |
D.①加了苯②加了酒精③加了CCl4 |
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2)写出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过量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
(3)“加Na2CO3调pH至a”,过滤所得到的两种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
(4)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 ;其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

(6)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Co(OH)2 | Al(OH)3 | Mn(OH)2 |
开始沉淀 | 2.7 | 7.6 | 7.6 | 4.0 | 7.7 |
完全沉淀 | 3.7 | 9.6 | 9.2 | 5.2 | 9.8 |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
(3)“加Na2CO3调pH至a”,过滤所得到的两种沉淀的化学式为
(4)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

A.2.0~2.5 | B.3.0~3.5 | C.4.0~4.5 | D.5.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