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化学科学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平衡状态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 等效平衡
- + 化学平衡常数
- 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及优化
- 有机化学基础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化学实验基础
- 化学与STSE
- 初中衔接知识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时 N2(g)+3H2(g)![]() |
B.若一个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很大,则该反应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
中学化学涉及多种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 |
B.对于反应:3A(g)+2B(g) ⇌4C(s)+2D(g)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
C.KW 不是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
D.难溶电解质 AB2 饱和溶液中,c(A2+)=x mol·L-1,c(B-)=y mol·L-1,则Ksp 值为 4xy2 |
铁的氧化物可用于脱除煤气中的H2S,有一步反应为:Fe3O4(s)+3H2S(g)+H2(g)
3 FeS(s)+4 H2O(g),其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对此反应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A.H2S是还原剂 |
B.脱除H2S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C.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大 |
D.压强越小H2S的脱除率越高 |
(14分)新型洁净能源能够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真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实到我国的各个角落。氢气作为清洁高效、可持续“零碳”能源被广泛研究,而水煤气变换反应(WGSR)是一个重要的制氢手段。
(1)WGSR 的氧化还原机理和羧基机理如图所示。则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
CO2(g)+H2(g) ΔH中,对ΔH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水煤气变换反应在不同条件时CO的转化率不同,下图为压力、温度、不同温度时钾的化合物对CO的转化率的影响关系图,请认真观察图中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及生产实际,写出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条件:温度选择________℃;钾的化合物中_______催化效果最明显;压力选择______Mpa,选用此压力的原因为________。
CO2(g)+H2(g),CO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T1、T2、T3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1、K2、K3由小到大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1)WGSR 的氧化还原机理和羧基机理如图所示。则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

A.氧化还原机理途径:ΔH=ΔH1+ΔH2+ΔH5a+ΔH7 |
B.羧基机理途径:ΔH=ΔH1+ΔH4+ΔH5d+ΔH7 |
C.氧化还原机理途径:ΔH=ΔH1+ΔH3+ΔH5a+ΔH7 |
D.羧基机理途径:ΔH=ΔH1+ΔH4+ΔH5c+ΔH7 |
E.ΔH=ΔH1+![]() |

氢气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能源,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以甲醇为原料经过重整可以获得氢气。其工业流程如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液态甲醇雾化后与水蒸气混合,其目的是______;该工业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名称)。
(2)为了测定CH3OH(g)+H2O(g)→CO2(g)+3H2(g)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甲醇和水蒸气浓度如下:
前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
(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
(4)为了研究反应条件对CO含量的影响,在甲醇含量为50%,原料液进料量60 mL/h的情况下,在常压下和在不同催化环境下得到了反应温度与CO含量的关系图。从图中得到的有关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4)为研究反应中压强对CO含量的影响,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液态甲醇雾化后与水蒸气混合,其目的是______;该工业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名称)。
(2)为了测定CH3OH(g)+H2O(g)→CO2(g)+3H2(g)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甲醇和水蒸气浓度如下:
时间 s | 0 | 1 | 2 | 3 | 4 | 5 |
c(CH3OH) /mol/L | 1.00×10-3 | 4.50 ×10-4 | 2.5 0×10-4 | 1.50 ×10-4 | 1.00 ×10-4 | 1.00×10-4 |
c(H2O) mol/L | 3.60×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10-3 | 2.7×10-3 |
前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
(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
(4)为了研究反应条件对CO含量的影响,在甲醇含量为50%,原料液进料量60 mL/h的情况下,在常压下和在不同催化环境下得到了反应温度与CO含量的关系图。从图中得到的有关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4)为研究反应中压强对CO含量的影响,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
碳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CH4和 CO2都能与 H2O 形成笼状结构的水合物晶体,CH4与 H2O形成的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已知:CO2(g)+nH2O(l)=CO2·nH2O(s)△H=-57.98 kJ·mol-1, CH4(g)+nH2O(l)=CH4·nH2O(s) △H=-54.49 kJ·mol-1 。则反应: CO2(g)+CH4·nH2O(s) = CH4(g) +CO2·nH2O(s)的△H=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在一定条件下自发进行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固定和利用 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利用 CO2 生产甲醇方法的反应原理:CO2(g)+3H2(g)
CH3OH(g)+H2O(g) ΔH<0。现将6mol CO2和 8 mol H2充入一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测得 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实线所示。

①该反应在 0~8 min 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v 正(a)_____________v 正(d)(填“<”“>”“=”);CO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___。
②若起始反应物投料量不变,重新进行两次实验(每次仅改变某一条件),所测得 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上图中两条虚线。则 b、c、d 三点平衡常数: K(b)______________K(c)______________K(d)(填“<”“>”“=”)。
③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再充入 3 mol CO2 和 4 mol H2,达新平衡时,H2O 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如图为甲醇燃料电池,其负极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一定条件下,CH4和 CO2都能与 H2O 形成笼状结构的水合物晶体,CH4与 H2O形成的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已知:CO2(g)+nH2O(l)=CO2·nH2O(s)△H=-57.98 kJ·mol-1, CH4(g)+nH2O(l)=CH4·nH2O(s) △H=-54.49 kJ·mol-1 。则反应: CO2(g)+CH4·nH2O(s) = CH4(g) +CO2·nH2O(s)的△H=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在一定条件下自发进行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固定和利用 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利用 CO2 生产甲醇方法的反应原理:CO2(g)+3H2(g)


①该反应在 0~8 min 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v 正(a)_____________v 正(d)(填“<”“>”“=”);CO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___。
②若起始反应物投料量不变,重新进行两次实验(每次仅改变某一条件),所测得 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上图中两条虚线。则 b、c、d 三点平衡常数: K(b)______________K(c)______________K(d)(填“<”“>”“=”)。
③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再充入 3 mol CO2 和 4 mol H2,达新平衡时,H2O 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如图为甲醇燃料电池,其负极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NO2可用下列反应来处理:
6 NO2(g)+8NH3(g)
7N2(g)+12H2O(g)+Q(Q>0)。
完成下列填空:
(1)反应的平衡常数大,处理NO2的效率高。增大该反应平衡常数的措施有 。
(2)一定条件下上述反应在某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c(NO2):c(NH3) = 3:4 b.6v(NO2) = 7v(N2)
c.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3)若平衡时NO2和N2的浓度之比为m/n,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后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O2和N2的浓度之比 m/n(填“>”、“=”或“<”)。
(4)某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2升的反应容器内,上述反应2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刚好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在2分钟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NH3) = 。
6 NO2(g)+8NH3(g)

完成下列填空:
(1)反应的平衡常数大,处理NO2的效率高。增大该反应平衡常数的措施有 。
(2)一定条件下上述反应在某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c(NO2):c(NH3) = 3:4 b.6v(NO2) = 7v(N2)
c.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3)若平衡时NO2和N2的浓度之比为m/n,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后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O2和N2的浓度之比 m/n(填“>”、“=”或“<”)。
(4)某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2升的反应容器内,上述反应2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刚好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在2分钟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NH3) = 。
研究 CO、CO2的回收利用既可变废为宝,又可减少碳的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T1 K 时,将 1mol 二甲醚引入一个抽空的 50L 恒容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CH3OCH3(g)
CH4(g)+H2(g)+CO(g) ,在不同时间测定容器内的总压,所得数据见下表:

由表中数据计算:0~5.0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CH3OCH3)=__________,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K=_______________ 。
(2)在 T2 K、1.0×104 kPa 下,等物质的量的 CO 与 CH4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CO(g)+CH4(g)
CH3CHO(g),反应速率 v正 −v逆=k正p(CO)•p (CH4)-k逆p(CH3CHO),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P为气体的分压(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 P总×体积分数)。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Kp=4.5×10-5(kPa)-1,则 CO 转化率为 20%时,
=____________。
(1)T1 K 时,将 1mol 二甲醚引入一个抽空的 50L 恒容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CH3OCH3(g)


由表中数据计算:0~5.0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CH3OCH3)=__________,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K=_______________ 。
(2)在 T2 K、1.0×104 kPa 下,等物质的量的 CO 与 CH4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CO(g)+CH4(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