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质量数 |
B.它们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原子序数 |
C.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和不同的中子数 |
D.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和不同的化学性质 |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
同位素是指( )
A.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 |
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质子数的原子 |
C.具有相同的核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 |
D.具有相同的核子数和不同的质子数的原子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组成”是通过卢瑟福![]() |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通过卢瑟福![]() |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压强无关 |
D.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
已知天然放射现象放出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
A.α、β、γ三种射线分别是氦原子核、电子和中子 |
B.三种射线中α射线速度最快、β射线电离作用最强、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
C.J·J·汤姆孙最早完成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核式结构的原子模型 |
D.α射线轰击氮原子核可以产生质子,核反应方程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如果增加光照强度,则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
B.β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所以β衰变是核外的一个电子脱离原子而形成的 |
C.由玻尔理论可知一群处于![]() |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有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放射性物质的质量越大,其半衰期越大 |
B.β衰变所释放出的电子来自原子的核外电子 |
C.在α、β、![]() ![]() |
D.原子处于较高能级时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跃迁时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能量 |
烟雾探测器使用了一种半衰期为432年的放射性元素镅
来探测烟雾。当正常空气分子穿过探测器时,镅
衰变所释放的射线会将它们电离,从而产生电流。一旦有烟雾进入探测腔内,烟雾中的微粒会吸附部分射线,导致电流减小,从而触发警报。则( )




A.镅![]() |
B.镅![]() |
C.1mg的镅![]() |
D.发生火灾时,烟雾探测器中的镅![]() |
利用碘131(
)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甲亢的方法,它是通过含有β射线的碘被甲状腺吸收,来破环甲状腺组织,使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水平减少来达到治愈甲亢的目的。已知碘131发生β衰变的半衰期为8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的衰变方程为![]() |
B.碘131的衰变方程为![]() |
C.32 g碘131样品经16天后,大约有8g样品发生了β衰变 |
D.升高温度可能会缩短碘131的半衰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