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LC回路的电感L=0.25H,电容C=4μF,在电容开始放电时设为零时刻,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求:
(1)此LC振荡电路的周期为多少?
(2)当t=2.0×10-3s时,电容器上板带何种电荷?电流方向如何?
(3)如电容器两板电压最大为10V,则在前T/4内的平均电流为多大?
(1)此LC振荡电路的周期为多少?
(2)当t=2.0×10-3s时,电容器上板带何种电荷?电流方向如何?
(3)如电容器两板电压最大为10V,则在前T/4内的平均电流为多大?

如图甲所示,在LC振荡电路中,通过P点的电流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且把由P流向Q的方向规定为电流i的正方向,则( )


A.0.5s至1s时间内,电容器C在放电 |
B.0.5s至1s时间内,电容器C的上极板带正电 |
C.1s至1.5s时间内,Q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
D.1s至1.5s时间内,电场能正在转变成磁场能 |
如图所示表示LC振荡电路某时刻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容器正在充电 | B.电感线圈中的电流正在增加 |
C.电感线圈中的磁场能正在增加 | D.此时刻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 |
如图所示,单刀双掷开关S先打到a端让电容器充满电。
时开关S打到b端,
时
回路中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荷且电荷量第一次达到最大值。则( )





A.![]() |
B.![]() |
C.![]() |
D.![]()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γ射线都是电磁波 |
B.原子核中所有核子单独存在时,质量总和大于该原子核的总质量, |
C.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回路电流最小 |
D.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共能辐射出四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
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
B.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
C.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
D.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 |
如图所示,将一个折射率为
的透明长方体放在空气中,矩形ABCD是它的一个截面,一单色细光束入射到P点,入射角为θ.
,求:
(1)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面上,角θ的最小值;
(2)若要此光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


(1)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面上,角θ的最小值;
(2)若要此光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媒介子是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 |
B.电子衍射实验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
C.LC振荡电路中,当电流增大时,线圈的自感电动势变小。 |
D.在核电站中利用石墨、重水和普通水来控制链式反应速度 |
1966年华裔科学家高锟博士提出一个理论:直径仅几微米的玻璃纤维就可以用来做为光的波导来传输大量信息,43年后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以下哪个实验或现象的原理和光导纤维是相同的( )






A.图甲中,弯曲的水流可以导光 |
B.图乙中,用偏振眼镜看3D电影,感受到立体的影像 |
C.图丙中,阳光下的肥皂薄膜呈现彩色 |
D.图丁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出现色散现象 |
医生诊病时用一种俗称“B超”的仪器探测人体内脏的位置,发现可能的病变.这种仪器通过它的探头不断向人体发出短促的超声波(频率很高,人耳听不到的声波)脉冲,超声波遇到人体不同组织的分界面时会反射回来,又被探头接收.这些信号经电子电路处理后可以合成体内脏器的像,医生分析这些影像,做出医学诊断.这样的仪器使用超声波而不用普通的声波的原因是
A.因为超声波波长更小,不容易发生衍射 |
B.因为超声波波长更小,更容易发生衍射 |
C.因为超声波波长更大,不容易发生衍射 |
D.因为超声波波长更大,更容易发生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