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提供有以下器材:
A.电压表V1(0~5V)
B.电压表V2(0~15V)
C.电流表A1(0~50mA)
D.电流表A2(0~500mA)
E.滑动变阻器R1(0~60Ω)
F.滑动变阻器R2(0~2kΩ)
G.直流电源E
H.开关S及导线若干
I.小灯泡(U=5V)
某组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电键,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一端移到另外一端,移动过程中发现小灯未曾烧坏,记录多组小灯两端电压U和通过小灯的电流I数据(包括滑片处于两个端点时UI数据),根据记录的全部数据做出的UI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

(1)根据实验结果在图乙虚线框内画出该组同学的实验电路图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得出实验中选用:电压表__(选填器材代号“A”或“B”),电流表__(选填器材代号“C”或“D”),滑动变阻器__(选填器材代号“E”或“F”);
(3)根据图甲信息得出器材G中的直流电源电动势为__V,内阻为__Ω;
(4)将两个该型号小灯泡串联后直接与器材G中的直流电源E相连,则每个小灯消耗的实际功率为__W。
当前题号:1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用图甲所示的元件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小灯泡额定电压约为额定电流约为。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甲中已经作出了部分连线,请在此基础上完成电路元件连接_______。
 
(2)在实验进行的某一次测量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为______,电流为________,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________
(3)下列有四个关于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B.C.D.
当前题号:2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LED绿色照明技术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某实验小组要精确测定额定电压为3 V的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已知该灯正常工作时电阻大约500Ω,电学符号与小灯泡电学符号相同.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A1(量程为0至50 mA,内阻RA1约为3Ω)
B电流表A2(量程为0至3 mA,内阻RA2=15Ω)
C定值电阻R1=697Ω
D定值电阻R2=1985Ω
A.滑动变阻器R(0至20Ω)一只
F.电压表V(量程为0至12 V,内阻RV=1kΩ)
B.蓄电池E(电动势为12 V,内阻很小)
F.开关S一只
(1)如图所示,请选择合适的器材,电表1为________,电表2为________,定值电阻为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编号)
(2)将采用的电路图补充完整________

(3)写出测量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表达式Rx=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当表达式中的________(填字母)达到________,记下另一电表的读数代入表达式,其结果为LED灯正常工作时电阻.(所填符号角标要与题中仪器名称符号角标一致,如A1的示数为I1 ,A2的示数数为I2
当前题号:3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利用以下实验器材测定电流表内阻RA和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
小灯泡L(规格为“2.5V,1.2W”)
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RA未知)
电压表V(量程为0~1.5V,内阻1500Ω)
理想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内阻可忽略)
电阻箱R1(最大阻值99.9Ω)
电阻箱R2(最大阻值9 999.9Ω)
电键K及导线若干

(1)该实验中由于电压表的量程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了保证实验进行,将电压表改装成量程为2.5V的新电压表,必须________联(填“串”或“并”)电阻箱________(填R1R2),并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________Ω;
(2)该实验电路如图(a)所示其中符号V表示改装后的电压表,示数为改装表示数,当R=11.0Ω时,电流表示数为0.200A,电压表示数为0.40V;当R=2.2Ω时,电流表示数为0.400A,电压表示数为1.32V;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电流表内阻RA________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得到多组小灯泡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在坐标纸上作出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若将此灯泡和一个6Ω的定值电阻、电源E串联,则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W(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当前题号: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为了测量一个“12V、5W”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
电源:14V,电阻不计;
电流表:0~0.6A(内阻约1Ω),0~3A(内阻约0.2Ω);
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0~15V(内阻约15kΩ);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从0V调到12V。
①电流表量程应该选_________,电压表量程应该选_________
②如图是某位同学连接好的实验电路,图中已经用数字标注了各接线位置,请你按照实验要求指出不妥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位同学测得小灯泡的伏安特征曲线如图所示,某次测量时,小灯泡电流强度大小为0.30A,则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_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当前题号:5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温度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热敏电阻。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之后,利用所学知识来测量由某种金属制成的热敏电阻的阻值。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如下:
A.直流电源,电动势E=6V,内阻不计;
B.毫安表A1,量程为600mA,内阻约为0.5
C.毫安表A2,量程为10mA,内阻RA=100
D.定值电阻R0=400
E.滑动变阻器R=5
F.被测热敏电阻Rt,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在0~5V范围内,比较准确地对热敏电阻的阻值Rt进行测量,请在图甲的方框中设计实验电路______。
(2)某次测量中,闭合开关S,记下毫安表A1的示数I1和毫安表A2的示数I2,则计算热敏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Rt=______(用题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电路,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作出的I2-I1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毫安表A2的示数的增大而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将该热敏电阻接入如图丁所示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内阻不计,理想电流表示数为0.7A,定值电阻R1=30,则由以上信息可求出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此时该金属热敏电阻的温度为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1)某同学为了研究某氧化锌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通过实验得出了该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

①该同学所用学生电源的最大电压为18V,还有导线、开关及以下器材:
电流表A1:量程0~3A,内阻约1Ω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5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50kΩ
滑动变阻器R1:调节范围0~5Ω,额定电流5A
滑动变阻器R2:调节范围0~500Ω,额定电流0.1A
则电流表选______,电压表选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仅填代号即可)。
②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原理图________

(2)某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图像如乙图所示,利用该压敏电阻设计的一种“超重违规拍摄仪”的控制电路如丙图所示。已知该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均为18V,内阻可忽略不计,继电器和变阻箱的总电阻为30Ω,当控制电路中电流大于0.2A时,衔铁则会被吸引。则质量超过______kg的车辆会被拍摄。(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当前题号:7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利用传感器可以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等.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用传感器做实验得到的小灯泡的UI关系图线.


(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滑动变阻器A(阻值范围0~10 Ω)、滑动变阻器B(阻值范围0~100 Ω)、电动势为6 V的电源(不计内阻)、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该同学做实验时,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将该小灯泡接入图丙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流传感器的示数为0.3 A,电源电动势为3 V.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___ W,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 Ω.
当前题号:8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所使用的器材有:
小灯泡L(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电压表(量程,内阻为),
电流表A(量程内阻约),
定值电阻 (阻值为),
滑动变阻器R(阻值),
电源E(电动势,内阻很小)
开关S,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请将图甲电路补画完整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将_________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不变D.先减小后不变
(3)若用多用表直接测量该小灯泡的电阻,正确操作后多用表指针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

(4)用另一电源(电动势,内阻)和题中所给的小灯泡L、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在R的变化范围内,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_______W,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_______W,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