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电磁学
- + 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简单应用
- 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 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 计算电阻串联或并联时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 计算电阻混联时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 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 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 电表改装
- 实验: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如图所示为某种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AB为一均匀的滑线电阻,阻值为R,长度为L,两边分别有P1、P2两个滑动头.P1可在竖直绝缘光滑的固定杆MN上保持水平状态而上下自由滑动,弹簧处于原长时,P1刚好指着A端,P1与托盘固定相连,若P1、P2间出现电压时,该电压经过放大,通过信号转换后在显示屏上将显示物体重力的大小.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托盘自身质量为m0,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托盘上未放物体时,在托盘自身重力作用下,P1离A的距离x1
(2)托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体时,P1离A的距离x2
(3)在托盘上未放物体时通常先校准零点,其方法是:调节P2,使P2离A点的距离也为x1,从而使P1、P2间的电压为零.校准零点后,将物体m放在托盘上,试推导出物体质量m与P1、P2间的电压U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托盘上未放物体时,在托盘自身重力作用下,P1离A的距离x1
(2)托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体时,P1离A的距离x2
(3)在托盘上未放物体时通常先校准零点,其方法是:调节P2,使P2离A点的距离也为x1,从而使P1、P2间的电压为零.校准零点后,将物体m放在托盘上,试推导出物体质量m与P1、P2间的电压U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则此时( )


A.L1两端的电压为L2两端电压的2倍 |
B.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 |
C.L2的电阻为12 Ω |
D.L1、L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等于4∶1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r=0.5Ω,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电压表的读数U=2.8V,电流表的读数I=0.4A。若所使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求:
①电阻R的阻值;
②电源的内电压U内;
③电源的电动势E。
①电阻R的阻值;
②电源的内电压U内;
③电源的电动势E。

如图电路所示,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之比是( )


A.4:2:1 | B.2:1:1 | C.3:2:1 | D.以上都不对 |
图示为某收音机内一部分电路元件的电路图,各个电阻的阻值都是2 Ω。若将该部分与收音机的其他电路剥离出来,并在A、B两点间加6 V的恒定电压,AC间接一只内阻忽略不计的电流表,则电流表的示数是( )


A.3 A | B.2 A | C.1 A | D.0 |
一金属导体,两端加上U1=10V的电压时电流I1=0.5A;试求:
(1)金属导体的电阻R多大;
(2)导体两端加上U2=30V时,导体两端的电流I2多大?
(1)金属导体的电阻R多大;
(2)导体两端加上U2=30V时,导体两端的电流I2多大?
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
B.由![]() |
C.比较几个电阻的![]() |
D.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