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电磁学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电场力的性质
- 电场能的性质
- 静电现象
- + 电容器
- 认识电容器
- 描述电容器的物理量
-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 电容器的充放电与储能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某电容式话筒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E为电源,R为电阻,薄片P和Q为两金属基板,对着话筒说话时,P振动而Q可视为不动,在P、Q间距增大过程中,


A.P、Q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
B.P上电荷量保持不变 |
C.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 |
D.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 |
如图所示,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容式速度传感器原理图,其中上板为固定极板,下板为待测物体,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的条件下,极板上所带电量Q将随待测物体的上下运动而变化,若Q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Q=
(a、b为大于零的常数),其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图3、图4中反映极板间场强大小E和物体速率v随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 |
| ![]() |
A.①和③ | B.①和④ | C.②和③ | D.②和④ |
用下列器材测量电容器的电容:一块多用电表,一台直流稳压电源,一个待测电容器(额定电压16 V),定值电阻R1(阻值未知),定值电阻R2=150 Ω.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如下: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电阻R1的测量值为_____ Ω;
(2)第1次实验中,电阻R1两端的最大电压U=____ V.利用计算机软件测得i-t曲线和两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为42.3mA·s,已知电容器放电时其内阻可以忽略不计,则电容器的电容为C=____ F;
(3)第2次实验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应该是图(丁)中的虚线___ (选填“b”“c”或“d”),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过程如下: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电阻R1的测量值为
(2)第1次实验中,电阻R1两端的最大电压U=
(3)第2次实验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应该是图(丁)中的虚线
某电容器的电容是30 μF,额定电压为200 V,击穿电压为400 V,对于该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它的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 V,所需要的电荷量是3×10-5C |
B.给电容器1 C的电荷量,两极板间的电压为3×10-5V |
C.该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6×10-3C |
D.该电容器两极板间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00 V |
如图所示为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实验。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与电容器相连的静电计用来测量电容器的____________(填“电势”或“电压”)。当极板间插入其它的电介质板时,电容器的电容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于是我们发现,静电计指针偏角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极板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1,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E1;现将电容器极板间距变为
d,其它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2,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E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2=U1,E2=E1 | B.U2=2U1,E2=2E1 |
C.U2=![]() | D.U2=U1,E2=E1 |
有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是1.5×10-4 μF,所带电荷量为6×10-8 C.如果两板间的距离为1 mm,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
A.9×10-15 V/m |
B.9×10-9 V/m C.40 V/m |
C.4×105 V/m |
充电宝内部的主要部件是锂电池,充电宝中的锂电池在充电后,就是一个电源,可以给手机充电.充电宝的铭牌通常标注的是“m A·h”(毫安时)的数量,即锂电池充满电后全部放电的电荷量.机场规定:严禁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搭乘飞机.某同学查看了自己的充电宝铭牌,上面写着“10000mA·h”和“3.7V”,该充电宝
A.额定能量为37W·h |
B.额定能量为37000W·h |
C.能带上飞机 |
D.不能带上飞机 |
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电键S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电键S闭合,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A.电阻R中没有电流 |
B.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
C.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 |
D.电阻R中有从b流向a的电流 |
(4分)(2010秋•琅琊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A板带正电,与静电计上的金属球相连;平行板电容器的B板和静电计的外壳均接地.此时静电计指针张开某一角度,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板向左平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
B.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
C.在两板间插入介质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
D.在两板间插入金属板,(金属板与A、B板不接触)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