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
B.根据电容的定义式,电容器的电容与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 |
C.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和场源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 |
D.根据公式,带电量为1C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J,则A、B点的电势差为1V |
用头发屑模拟各种电场的分布情况如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一定是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
B.图乙一定是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 |
C.图丙可能是同种等量电荷形成的电场 |
D.图丁可能是两块金属板带同种电荷形成的电场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荷量为q的尘粒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在平行板电容器P、Q两板正中间的A点进入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恰好垂直于Q板打在B点,且AC=B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板电势高于Q板的电势 |
B.尘粒打在B点时速度是2v0 |
C.尘粒打在B点时速度是v0 |
D.P、Q两板间的电势差是![]() |
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10-5 C,质量为1 g的小物块在水平面上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100 N/C |
B.由C点到A点电势逐渐减小 |
C.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
D.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500 V |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A、B和C为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A、B固定正点电荷+Q,C固定负点电荷-Q,D、E是A、B连线上的两点,且AD=DE=EB。则( )


A.D点和E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
B.D点和E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
C.D点和E点的电势相等 |
D.将负电荷从D点移到E点,电势能增加 |
如图为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线,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两个异种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移动,则( )


A.当q>0时,其所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向左 |
B.当q>0时,电场力做负功 |
C.当q<0时,其所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向左 |
D.当q<0时,电场力不做功 |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的AB边和CD边中点M和N各放一个电荷,它们带等量正、负电荷.E、F是AD边和BC边中点,P、Q两点在MN连线上,MP=QN,则电场强度和电势都相同两点是( )


A.E和F | B.P和Q |
C.A和D | D.C和B |
如图所示为两点电荷a、b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则对两电荷电性的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异种电荷,其中a带负电,b带正电 |
B.a、b为异种电荷,其中a带正电,b带负电 |
C.a、b为同种电荷,其中a带正电,b带正电 |
D.a、b为同种电荷,其中a带负电,b带负电 |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r和-r处固定有两个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9Q的点电荷,y轴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ya=r和yb=-r,x轴上d点的坐标为xd=2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场强相同 |
B.a、b两点的电势相等 |
C.d点场强为零 |
D.O点电势为零 |
如图所示,A、B两点各放有电量为+Q和+2Q的点电荷,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将一正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则


A.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 B.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
C.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 D.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