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波的形成和传播
- 机械波的描述
- + 波的图象
- 波形图的物理意义及信息读取
- 根据条件描绘某横波的波形曲线
- 根据波的图象判断质点在某时刻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方向
- 判断波源初始振动的方向
- 波形图中某质点的速度方向与传播方向的关系
- 振动图像与波形图的结合
- 波的多解问题
- 电磁学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渡在某区域沿x轴传播,实线a为t =0时刻的波形图线,虚线b为t = 0.5s时刻的波形图线,虚线b与x轴交点P的坐标为x=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0时刻P质点的位移为5cm |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可能为32m/s |
C.这列波的波源振动频率可能为2.25Hz |
D.t =1.5s时刻P点可能处于波谷位置 |
E.若该波遇到宽度为7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
两列简谐横波的波源分别位于
和
处,
时刻,其波动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波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M和N的起振方向相同 |
B.![]() ![]() |
C.1s后,3m处的质点始终是振动加强点 |
D.2s后,![]() |
E.两列波在叠加区域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
如图甲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2,0)和S2(4,0)。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0.50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2,8)的振幅为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B(1,4)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C(0.5,0)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示时刻开始,经![]() |
B.图中质点b的加速度在增大 |
C.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该波所遇到障碍物的尺寸一般不小于200m |
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 |
E.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
如图中坐标原点处的质点O为一简谐波的波源,当t = 0 s时,质点O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波沿x轴向两侧传播,P质点的平衡位置在1m~2m之间,Q质点的平衡位置在2m~3m之间。t1=2s时刻波形第一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Q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则( )


A.波源O的初始振动方向是从平衡位置沿y轴向上 |
B.从t2=2.5s开始计时,质点P比Q先回到平衡位置 |
C.当t2=2.5s时,P、Q两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 |
D.当t2=2.5s时,P、Q两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0.5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2.0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
C.从t=0到t=0.15s,这列波传播的距离为3m |
D.从t=0.10s到t=0.25s,P通过的路程为10cm |
E.t=0.15s时,Q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 |
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x=2m处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简谐波传播速度为10m/s |
B.从图甲所示时刻开始,介质中的N质点比Q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
C.图甲所示时刻,介质中的N质点正在加速运动 |
D.在0.1~0.2s时间内,介质中的Q质点通过的路程一定是0.4m |
E.在0.1~0.2s时间内,P质点沿x轴负方向移动了2m |
如图甲所示为t=1s时某简谐波的波动图象,乙图为x=4cm处的质点b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简谐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 |
B.t=2s时,质点a的振动方向沿y轴的负方向 |
C.t=2s时,质点a的加速度大于质点b的加速度 |
D.0~3s的时间内,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20cm |
E.0~3s的时间内,简谐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6cm |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P点的振动周期为0.4s,从波传到x=5m的M点时开始计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波长是5m |
B.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 |
C.1s内质点M经过的路程为1m |
D.质点Q(x=9m)经过0.7s第一次到达波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