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功
- 功率
- 动能与动能定理
-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 能量守恒定律
- 能量的分类和相互转化
- 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表述
- 利用能量守恒解决实际问题
-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能量耗散
- 电磁学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带有圆弧的滑块A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圆弧半径R=1.8m,圆弧的末端点切线水平,圆弧部分光滑,水平部分粗糙,A的左侧紧靠固定挡板,距离A的右侧S处是与A等高的平台,平台上宽度为L=0.5m的M、N之间存在一个特殊区域,B进入M、N之间就会受到一个大小为F=mg恒定向右的作用力。平台MN两点间粗糙,其余部分光滑,M、N的右侧是一个弹性卡口,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B从A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当B通过M、N区域后碰撞弹性卡口的速度v不小于5m/s时可通过弹性卡口,速度小于5m/s时原速反弹,设m=1kg,g=10m/s2,求:
(1)滑块B刚下滑到圆弧底端时对圆弧底端的压力多大?
(2)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保证A与平台相碰前A、B能够共速,则S应满足什么条件?
(3)在满足(2)问的条件下,若A与B共速时,B刚好滑到A的右端,A与平台相碰后B滑上平台,设B与MN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μ<1,试讨论因μ的取值不同,B在MN间通过的路程。

(1)滑块B刚下滑到圆弧底端时对圆弧底端的压力多大?
(2)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保证A与平台相碰前A、B能够共速,则S应满足什么条件?
(3)在满足(2)问的条件下,若A与B共速时,B刚好滑到A的右端,A与平台相碰后B滑上平台,设B与MN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μ<1,试讨论因μ的取值不同,B在MN间通过的路程。

风能是一种环保型能源,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
,风力发电是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设空气的密度为
,水平风速为
,风力发电机每个叶片的长度为
,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
。
(1)求该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
的表达式;
(2)若某地平均水平风速为
,空气密度
,所用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长度
,效率
,平均每天发电
,则平均每天能获得多少电能?(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求该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

(2)若某地平均水平风速为





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铜管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让一块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钕铁硼强磁铁从铜管上端由静止下落,强磁铁在下落过程中不与铜管接触,在此过程中( )


A.桌面对铜管的支持力一直为Mg |
B.铜管和强磁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C.铜管中没有感应电流 |
D.强磁铁下落到桌面的时间![]() |
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所接收到的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而提供电动机来驱动的.已知车上太阳能电池接收太阳能的面板的总面积
,正对太阳时能产生
的电压,并提供给车上电动机的工作电流为
,电动机的直流电阻为
,而太阳光照射到地面处时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
.求:
(1)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功率是多少?
(2)太阳能汽车接收太阳能的总功率是多少?
(3)汽车的输出功率又是多少?





(1)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功率是多少?
(2)太阳能汽车接收太阳能的总功率是多少?
(3)汽车的输出功率又是多少?
横截面积为
的圆筒内装有0.6kg的水,太阳光垂直照射了2min,水温升高了1℃,设大气顶层的太阳能只有45%到达地面.试估算出太阳的全部辐射功率为多少?[保留1位有效数字,设太阳与地球之间平均距离为
,水的比热容为4.
]



如图所示,木块质量为M,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
水平射入木块中,射入深度为d,平均阻力为
。设木块离原点s时开始匀速前进,最终速度为ν,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上面公式均不正确 |
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爽.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
B.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
C.电能→太阳能→机械能 |
D.机械能→太阳能→电能 |
在质量为0.5 kg的重物上安装一极轻的细棒(设细棒足够长),如图所示,用手在靠近重物处握住细棒,使重物静止,握细棒的手不动,稍稍减小握力,使手和细棒间保持一定的摩擦力,让重物和细棒保持一定的加速度下落,在起初的1.0s的时间里,重物落下了0.50 m。在此过程中手和细棒之间所产生的热量是多少?(g取10 m/s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
B.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机”是不可能的 |
C.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 |
D.能源的利用受能量耗散的制约,所以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