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半径R=
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A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θ=30°,另一端点B为轨道的最低点,其切线水平。一质量M=2kg、板长L=2.0m的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右端紧靠B点,滑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B点和左侧固定平台C等高。光滑水平面EF上静止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P,另一物体Q以v0=
m/s向右运动,与P发生弹性正碰,P随后水平抛出,恰好从A端无碰撞进入圆弧轨道,且在A处对轨道无压力,此后沿圆弧轨道滑下,经B点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平台C时立刻被粘住。已知物块P与滑板间动摩擦因数μ=0.5,滑板左端到平台C右侧的距离为s。取g=10m/s2,求:
(1)物体P经过A点时的速度;
(2)物体Q的质量mQ;
(3)物体P刚滑上平台C时的动能EkC与s的函数表达式。


(1)物体P经过A点时的速度;
(2)物体Q的质量mQ;
(3)物体P刚滑上平台C时的动能EkC与s的函数表达式。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荡秋千的一种方式:人站在秋千板上,双手抓着两侧秋千绳:当他从最高点A向最低点B运动时,他就向下蹲:当他从最低点B向最高点C运动时,他又站立起来;从C回到B他又向下蹲……这样荡,秋千会越荡越高。设秋千板宽度和质量忽略不计,人在蹲立过程中,人的身体中心线始终在两秋千绳和秋千板确定的平面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在最低点B时处于失重状态 |
B.在最高点A时,人和秋千受到的合力为0 |
C.若整个过程中人保持某个姿势不动,则秋千会越荡越低 |
D.在题干所述摆动过程中,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 |
如图,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O和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同 |
B.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同 |
C.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同 |
D.a比b先到达S,它们从各自起点到S点的动量的变化相同 |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右端与半径为R=0.5m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的内侧相切于Q点,传送带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将质量为m=0.2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P点,小物块随传送带向右运动,经Q点后恰好能冲上光滑圆弧轨道的最高点N。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取g=10m/s2。
(1)求传送带的最小转动速率v0
(2)求传送带PQ之间的最小长度L
(3)若传送带PQ之间的长度为4m,传送带以(1)中的最小速率v0转动,求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及此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的功W
(1)求传送带的最小转动速率v0
(2)求传送带PQ之间的最小长度L
(3)若传送带PQ之间的长度为4m,传送带以(1)中的最小速率v0转动,求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及此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的功W

如图BC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一段光滑的圆弧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3m,圆心角θ=53°,圆心O的正下方C与光滑的水平面相连接,圆弧轨道的末端C处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个质量M=1kg的木板,木板的长度l=2m,木板的上表面的最右端放置一个静止的小滑块P1,小滑块P1的质量m1未知,小滑块P1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另有一个质量m2=1kg的小滑块P2,从圆弧轨道左上方的某个位置A处以某一水平的初速度抛出,恰好能够沿切线无碰撞地从B点进入圆弧轨道,滑到C处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
N,之后滑到水平面上并与木板发生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cos53°=0.6).求:

(1)求小滑块P2经过C处时的速度大小;
(2)求位置A与C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分别是多少?
(3)假设小滑块P1与木板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请定量地讨论热量Q与小滑块P1的质量m1之间的关系.


(1)求小滑块P2经过C处时的速度大小;
(2)求位置A与C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分别是多少?
(3)假设小滑块P1与木板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请定量地讨论热量Q与小滑块P1的质量m1之间的关系.
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从固定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由静止滑下,经最低点B后滑上位于水平面的木板,并恰好不从木板的右端滑出。已知木板质量M=4 kg,上表面与圆弧轨道相切于B点,木板下表面光滑,滑块滑上木板后运动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求:
(1)圆弧轨道的半径及滑块滑到圆弧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木板的长度。

(1)圆弧轨道的半径及滑块滑到圆弧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木板的长度。

如图所示,a、b、c分别为固定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的右端点、最低点和左端点,Oa为水平半径,c点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
,现从a点正上方的P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m=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经圆弧轨道飞出后以水平速度v=3m/s通过Q点,已知圆弧轨道的半径R=1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
=0.8,cos
=0.6,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4.5J |
B.P、a两点的高度差为0.8m |
C.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4m/s |
D.小球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3N |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光滑轨道ABC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AOC为半圆形轨道的直径,一质量为m的小球放置在A点,某时刻,给小球施加一方向垂直AC、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能够越过C点到达AC的左侧 |
B.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
C.小球运动过程中对轨道压力的最大值为3F |
D.小球运动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引入能量概念的重要性.在此理想实验中,能说明能量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不变的理由是( )
A.小球滚下斜面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 |
B.小球滚上斜面时,高度增加,速度减小 |
C.小球总能准确地到达与起始点相同的高度 |
D.小球能在两斜面之间来回滚动 |
如图所示,一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柱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壁,现让一小球(可认为质点)自左端槽口A点的正上方从静止开始下落,与半圆槽相切并从A点入槽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离开右侧槽口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
B.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
C.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
D.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的动量不守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