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秀,字彦达。秀既长,美风仪,性方静。虽左右近待,非正衣冠不见也,由是亲友及家人咸敬焉。永元中,高祖以秀为南东海太守,镇京口。京口自崔慧景作乱,累被兵革,民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值年饥,以私财赡百姓,所济活甚多。

六年,为使持节。将发,主者求坚船以为斋舫。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乃教所由,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既而遭风,斋舫递破。及至州,闻前刺史取征士陶潜曾孙为里司。秀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世!”即日辟为西曹。时盛夏水泛长,津梁断绝,外司请依旧僦度,收其价直。秀教曰:“刺史不德,水潦为患,可利之乎!给船而已。”

七年,遭慈母陈太妃忧,诏起视事。寻迁都督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是岁,魏悬瓠城民反,杀豫州刺史司马悦,引司州刺史马仙琕,仙琕签荆州求应赴。众咸谓宜待台报,秀即造兵赴之

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及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使长史萧琛简府州贫老单丁吏,一日散遣五百余人,百姓甚悦。

十三年,复出为郢州刺史。郢州当涂为剧地,百姓贫,至以妇人供役,其弊如此。秀至镇,务安之。主者或求召吏。秀曰:“不识救弊之术;此州凋残,不可扰也。”于是务存约己,省去游费,百姓安堵,境内晏然。每冬月,常作襦裤以赐冻者。

秀有容观,每朝,百僚属目。性仁恕,喜愠不形于色。左右尝以石掷杀所养鹄,斋帅请治其罪。秀曰:“吾岂以鸟伤人。”在京师,旦临公事,厨人进食,误而覆之,去而登车,竞朝不饭,亦不之诮也。精意术学,搜集经记,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

(节选自《梁书·萧秀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及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
B.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及/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
C.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及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
D.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及/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的封号。高祖、太祖均可指称开国皇帝。
B.出,文中即“出官”,古代指从京城为官调到地方为官,一般是指被贬谪,其官职级别往往比原先的级别要低。
C.陶潜,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职。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
D.经记,“经”即“经书”,指古代经典或某些专门性的著作;“记”在文中指杂记,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秀关心百姓。他镇守京口时,面对民众因战事流徙的局面,招集安抚,大行恩惠,还用自己的钱财救活了很多百姓。
B.萧秀做事果断。魏国悬领城民众反叛,萧秀在接到马仙碑请求接应的文书后,不顾大家的意见,立即派部队前往。
C.萧秀施行仁政。他担任郢州刺史时,面对严重的治政弊端,他安定百姓,坚决拒绝骚扰民众的做法,使得境内安宁。
D.萧秀为人宽容。萧秀养的天鹅因为伤害了人而被人用石头砸死,斋帅请求治这个人的罪,萧秀却反对这种做法。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左右近侍,非正衣冠不见也,由是亲友及家人咸敬焉。
(2)厨人进食,误而覆之,去而登车,竞朝不饭,亦不之诮也。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语句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则或咎其欲出者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孰能讥之乎D.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1)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1)形容词作动词
吾老以及人之老    _____________ ②吾幼以及人之幼    _____________
③卒不忍独其身 _____________
(2)形容词作名词
①老吾以及人之老    _____________ ②幼吾以及人之幼    _____________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当亦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_____________
(4)名词作动词
汝幸而我 _____________
(5)名词作状语
分之日可以死    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1)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模仿。
(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使生活上得到利益。
当前题号:7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4)其
①助天下人爱所爱   __________ ②汝勿悲 __________
③吾亦望言是实 __________
(5)与
妻书    __________ ②为吾汝双栖之所    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3)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并国二十。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1)遂散六国之从“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海不择细流“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藉寇兵而赍盗粮“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