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例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D.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
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函封之 ②其人居远未来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④既东封郑 ⑤箕踞以骂曰
⑥沛公欲王关中 ⑦此其志不在小 ⑧吾得兄事之 ⑨范增数目项王 ⑩常以身翼蔽沛公
①函封之 ②其人居远未来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④既东封郑 ⑤箕踞以骂曰
⑥沛公欲王关中 ⑦此其志不在小 ⑧吾得兄事之 ⑨范增数目项王 ⑩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④⑧⑩/②⑤⑦/③⑥⑨ | B.①④⑧/③⑤⑥⑨⑩/②⑦ |
C.①④⑤⑧⑩/②⑦/③⑥⑨ | D.①④⑤⑩/②⑦/③⑥⑧⑨ |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语句中句式与其它各句不一样的是( )
【小题4】对古代文化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5】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及时相遣归 相:互相 |
B.终老不复取 取:取代 |
C.谢家来贵门 谢:感谢 |
D.便可白公姥 白:告诉 |
A.十七为君妇 君既为府吏 |
B.府吏得闻之 氓之蚩蚩 |
C.何敢助妇语 何以解忧 |
D.吾今且报府 洵美且异 |
A.汝是大家子 | B.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
C.为仲卿母所谴 | D.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A.“初七及下九”中的“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
B.“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指古代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天干、地支、方位、星座、生辰、生肖合起来都合适。 |
C.“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明”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间段的名称,若按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明、黄昏、人定。 |
D.“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
A.诗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烘托了全篇的气氛。 |
B.最后一段中松柏梧桐覆盖相交,鸳鸯双双和鸣,是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既象征了刘、焦爱情的不朽,又象征了他们的悲愤和控诉。所以,这首诗是浪漫主义的诗歌。 |
C.这首诗既写了刘兰芝、焦仲卿两人的感情纠葛,也写了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矛盾冲突,前者感情纠葛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展开的。 |
D.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通过大量的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了人物性格,一些段落浓墨重彩,如刘焦话别、兰芝辞母等,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亡:逃跑。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故意。
③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嫌怨。
⑥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①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亡:逃跑。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故意。
③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嫌怨。
⑥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⑥ | D.②④⑤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B.可以解燕国之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C.荆轲顾笑武阳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D.秦王惊,自引而起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约为婚姻 |
B.常痛于骨髓 今者有小人之言 |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而听细说 |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