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意通过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较量,展现三国时期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并总结了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 |
B.《三国演义》刻画了老将黄忠忠义尚勇的性格,曹操费尽心机的笼络,渲染出黄忠的高尚气节;而“过五关,斩六将”的果敢之举,将他矢志于义的信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
C.堂吉诃德本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乡绅,闲来无事埋头读骑士小说,后来带着仆人桑丘去行侠仗义,四处冒险,演出了大战风车、大战羊群等匪夷所思的闹剧。 |
D.为挽救堂吉诃德,大学生加尔拉斯里将计就计,装扮“白月骑士”,与堂吉诃德决斗。堂吉诃德败北后,结束游侠生活。临终时,他承认自己不是骑士堂吉诃德,而是善人吉哈诺。 |
下列对名著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中的桑丘·潘沙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在堂吉诃德的劝说下,忠心耿耿地跟随堂吉诃德四处冒险,演出了大战风车、大战羊群等匪夷所思的闹剧。 |
B.《三国演义》载:水淹七军之后,关羽攻打樊城,在樊城下骂阵。曹仁命令弓箭手射毒箭伤了关羽右臂。关羽请来了曾经为周泰疗伤的名医华佗。华佗说要割开皮肉,把骨头上的毒刮去。关羽一边和马良下棋,一边伸手刮骨,谈笑中没有丝毫痛苦的神色。 |
C.《三国演义》中著名情节: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愿行此计,于是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
D.京剧《捉放曹》取材于《三国演义》:曹操谋刺吕布未成,逃出京城,被中牟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伯奢以绝后祸。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便弃曹操而他往。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契诃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等。 |
B.西班牙人塞万提斯所作的《堂吉诃德》是一部充满了荒诞的喜剧感和能催人“含泪的笑”的悲剧感的作品,这部作品借用骑士小说的体裁,达到讽刺骑士文化和现实社会的目的。 |
C.《三国演义》塑造了很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孔明的“智绝”形象主要是通过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温酒斩华雄、巧摆八阵图等章节加以体现的。 |
D.自然科学小论文,是科普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样式,这类文章论证严谨,文笔生动,兼有理趣和情趣,既是科学的,又是人文的,具有独特的魅力。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塞万提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他被誉为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
B.《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汇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到了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诗经》。它与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
C.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著有《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救风尘》《单刀会》《桃花扇》等。关汉卿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
D.海明威:法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万提斯是最早使喜剧主体具有悲剧特征的欧洲作家,小说人物堂吉诃德所引发的笑,是一种“含泪的笑”,一种发人深省的笑。 |
B.古人纪时,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例如《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一句,就记载了作者观看泰山日出是在月初第一天。 |
C.沈从文创作《边城》,目的是要表现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
D.庄子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他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简明扼要,但内涵却很丰富。现在人们用“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便是由《为政》中孔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示理想人格成长过程的话语而来。 |
B.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借用骑士小说的体裁,展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达到讽刺骑士文化和现实社会的目的,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
C.外国小说《桥边的老人》《安东诺夫卡苹果》《素芭》《在桥边》《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作者分别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海明威、蒲宁、泰戈尔、伯尔、马尔克斯,其中,泰戈尔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 |
D.《红楼梦》充满诗情画意,既表现在黛玉葬花、宝钗卧石等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例如黛玉纤弱清丽的倩影、幽怨含情的眉眼、哀婉缠绵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静谧高雅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