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拉伯雷
- 拉辛
- 莫里哀
- 伏尔泰
- 卢梭
- 雨果
- 大仲马
- 乔治·桑
- 司汤达
- + 波德莱尔
- 《恶之花》
- 巴尔扎克
- 福楼拜
- 梅里美
- 西蒙·波娃
- 鲍狄埃
- 左拉
- 莫泊桑
- 都德
- 罗曼·罗兰
- 普罗斯特
- 萨德
- 埃克多·马洛
- 夏多布里昂
- 杜拉斯
- 普鲁斯特
- 弗朗索瓦兹·萨冈
- 圣·埃克苏佩里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诗圣”杜甫写了大量有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品,而“诗仙”李白则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
B.“杂剧”是元代流行的戏曲,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牡丹亭》;“传奇”是明清时的戏曲,代表作有汤显祖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 |
C.法国的巴尔扎克创作了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其中有《欧也妮•葛朗台》等;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也是位诗人,他推动了十四行诗的发展。 |
D.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开启了现代主义的先河,他的作品《应和》被称作“象征派的宪章”;而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重要诗作有《当你老了》。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背负着“怪兽”的“行人”们有哪些矛盾的表现?
【小题3】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节的内涵。
每个人的怪兽
[法]波德莱尔
灰蒙蒙的天空无边无际,广袤的原野灰扑扑的,没有一块草坪,寸草不生。这儿,我遇见了几个弯着背的行人。
每个人身上都驮着一个巨型怪兽,足足有一袋面粉、煤渣或者古罗马步兵的装备那么沉。
那狰狞的怪兽还极不安分:它灵活有力的肌肉把人缠住,紧紧地压迫着;两只巨大无比的爪子扣住了人的胸口;庞大的头压住了重负的前额,就像一个古代士兵为了震慑敌人而佩戴的可怕头盔。我问其中一个人,他们如此这般是要到哪里去。他回答说他对此一无所知,其他人也没有头绪。然而,他们显然要去某个地方,因为他们的步伐透露了他们对行走的无法阻挡的需要。
这是件奇怪的事儿!他们不仅没有对缠绕在他们脖子上、贴在他们背上的凶猛怪兽感到生气,反而把它们看做自身的一部分。这些面容,尽管疲惫不堪、严肃至极,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绝望。在忧郁的苍穹之下,在似天穹般孤寂的土地上,他们的脚深深地陷到尘埃里。他们继续前行,一副逆来顺受、要一辈子毫无所得地期待下去的神情。
这队伍从我身边经过,没入天际,与那阴郁交融,而地球圆形的表面也避开了人们好奇的目光。
有些片刻,我固执地想要弄懂这奥秘,但是很快,不可抑制的冷漠袭上心头。于是,我比那被沉甸甸的怪物压迫的人还要疲乏。
(选自波德莱尔《世界之外的任何地方》)
【小题1】“行人”身上驮着的“怪兽”有什么特点?“怪兽”象征什么?【小题2】背负着“怪兽”的“行人”们有哪些矛盾的表现?
【小题3】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节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