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长卿,字次公,扬州人。以外祖朱巽任为秘书省校书郎。仁宗方权听天下事,嘉其年少敏占对,欲留侍东宫,辞以母疾。诏迁官知楚州粮料院。郡仓积米五十万,陈腐不可食。主吏皆惧法,毋敢轻去,长卿为酌新旧均渫之,吏罪得免。通判河南府。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长卿驰谕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上等也。”“家几人?”曰:“惟此弟尔。”曰:“然则汝杀弟也。”鞫之,服,郡人神明之。历开封盐铁判官、江东淮南河北转运使、江浙荆淮发运使。岁米至八百万,或疑其多,长卿曰:“吾非欲事羡赢,以备饥岁尔。”议者谓楚水多风波,请开盱眙河,自淮趣高邮,长卿言:“地阻山回绕,役大难就。”事下都水。调工数百万,卒以不可成,罢之。时又将弛茶禁而收其征,召长卿议,长卿曰:本祖宗榷茶盖将备二边之籴且不出都内钱公私以为便今之所行不足助边籴什一国用耗矣乃条所不便十五事,不从。改陕西都转运使。逾年,知庆州。州据险高,患无水,盖尝疏引涧谷汲城中,未几复绝。长卿凿百井,皆及泉。泥阳有罗川、马岭,上构危栈,下临不测之渊,过者惴恐。长卿访得唐故道,辟为通涂。加集贤院学士、河东都转运使,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定州。熙宁元年,河北地大震,城郭仓庾皆隤,长卿尽力缮补。神宗知其能,转兵部侍郎,留再任。明年,卒,年六十六。

(节选自《宋史•孙长卿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本祖宗榷茶/盖将备二边之籴/且不出都/内钱公/私以为便/今之所行不足/助边籴什/一国用耗矣
B.本祖宗榷茶/盖将备二边之籴/且不出都内钱/公私以为便/今之所行不足助边籴什一/国用耗矣
C.本祖宗榷茶/盖将备二边之籴/且不出都/内钱公/私以为便/今之所行不足助边籴什/一国用耗矣
D.本祖宗榷茶/盖将备二边之籴/且不出都内钱/公私以为便/今之所行不足/助边籴什一/国用耗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太子所居之宫,后来又可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可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B.漕,指漕运,古代利用水道将粮食运往京城或其他指定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
C.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后来泛指城或城市。
D.兵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的选用和兵籍、军械、屯田等事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长卿有勇有谋,及时化解危机。营房因秋雨被毁,有人造谣惑众,城中哗然。他赶去安抚士兵,斩杀首恶,并在军营中留宿,终使众人心安。
B.孙长卿明察秋毫,断清诬告案件。有人上诉弟弟被人所杀,他察觉此人所言不合情理,通过询问,断定此人正是杀弟凶手。经审问,此人认罪。
C.孙长卿讲求实效,反对不切实际。议论的人请求开通盱眙河,从淮河通到高邮,他却认为工役大难以成功。最终工程无法完成,他也被罢免。
D.孙长卿心系百姓,为民开辟通途。泥阳罗川、马岭一带山上的栈道下临深渊,路过的人惴惴恐惧。他寻访到唐朝时的故道,将它开辟为通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
(2)州据险高,患无水,盖尝疏引涧谷汲城中,未几复绝。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杨崇勋,字宝臣,蓟州人。祖守斌,事太祖为龙捷指挥使。父全美,事太宗为殿前指挥使。崇勋以父任为东西班承旨,事真宗于东宫。帝尝曰:“闻若嗜学,吾授若书。”崇勋自是稍通兵法及前代兴废之事。真宗即位,迁右侍禁、西头供奉官、寄班祗候。当真宗时,每对,辄肆言中外事,喜中伤人,人以是畏之。

契丹将渝盟朝廷择将备边崇勋请行复拜同平章事判定州既而老不任事徙成德军又徙郑州坐其子宗诲纳赇枉法,以左卫上将军致仕,改太子太保,卒。赠太尉,谥恭密,寻改谥恭毅。

(选自《宋史•杨崇勋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契丹将渝盟朝廷/择将备边/崇勋请行/复拜同平章事/判定州/既而老/不任事/徙成德军/又徙郑州/
B.契丹将渝盟/朝廷择将备边/崇勋请行/复拜同平章事/判定州/既而老/不任事/徙成德军/又徙郑州/
C.契丹将渝盟朝廷/择将备边/崇勋请行/复拜同平章事/判定州/既而/老不任事/徙成德军/又徙郑州/
D.契丹将渝盟/朝廷择将备边/崇勋请行/复拜同平章事/判定州/既而/老不任事/徙成德军/又徙郑州/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对,辄肆言中外事,喜中伤人,人以是畏之。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